此前,台湾方面曾声称“大陆加强稀土管制对台湾半导体产业基本无影响,因为我们使用的稀土大部分来自欧洲、美国和日本”。然而,这一说法很快被网友揭穿。实际上,台积电在先进制程芯片工艺中,大量使用了稀土元素镧(La),而这种稀土元素主要由大陆提供,在台积电5纳米芯片工艺中占比达0.5%,远超大陆规定的标准。
据2024年数据显示,大陆向台湾出口了6096.7吨稀土,占大陆总出口量的11%。而台湾半导体产业一年消耗的稀土量高达1500吨,几乎全部来自大陆。台积电作为行业龙头,更是拿走了其中的大部分。所谓“不依赖大陆”的说法,显然是自欺欺人。
关键在于,稀土元素镧在5纳米芯片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掺杂在氧化铪中作为栅极材料,能够稳定芯片中的电流,显著提升精度。没有它,5纳米工艺的良率将大幅下降,甚至可能减半。
台积电5纳米芯片中镧的占比为0.5%,看似不多,但大陆新规明确规定,只要产品中中国稀土成分占比≥0.1%,出口就必须申请许可。这0.5%的占比,正好踩在了“红线”上,台积电想绕都绕不过去。
有人可能会问,换别家的镧不行吗?答案是否定的。2024年全球稀土产量为39.4万吨,其中大陆占了27万吨,接近7成。而镧的产量更是占全球的80%以上。美国、澳大利亚虽然也有稀土矿,但他们挖出的原矿需要运到大陆进行加工,否则纯度根本达不到芯片的要求。就像日本Molycorp的稀土矿,拉到大陆精炼完再运回去,这不还是沾着大陆的边?台积电就算想去买,最后发现还是绕不开大陆的规则。
至于所谓的“替代方案”,更是画饼充饥。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在马来西亚建了个重稀土分离厂,号称年产1500吨氧化镝,但这只占全球需求的12%,而且镝还不是台积电急需的镧。更别提建厂、投产、达标最少需要三年时间,台积电的5纳米生产线能等三年吗?现在他们的订单已经排到明年,如果许可批不下来,只能眼睁睁看着订单流失。
此前,荷兰配合美国搞事,强行接管中资的安世半导体,以为能拿捏咱们。结果大陆迅速收紧稀土许可,直接卡住了半导体产业链的脖子。这招早有预谋,新规不仅管镧,还管钕、铈等稀土元素。只要是14纳米以下的芯片,都得走审批流程。ASML的光刻机里都用着大陆的稀土永磁材料,荷兰人现在也慌了神。
台积电现在可谓是进退两难。一边是美国市场占了它近一半的营收,得靠给苹果、高通造芯片吃饭;另一边关键材料90%依赖大陆,3纳米用的钕、镝全是大陆的,5纳米的镧更是没有替代品。之前它跑去美国建厂,以为能躲开,结果发现稀土还得从大陆买。就算厂子建在美国,该申请的许可一样都少不了。
最讽刺的是,台积电之前还想藏着掖着,不承认依赖大陆稀土。结果网友一扒,全露馅了。现在它跑去申请许可,可审批流程没个准信,商务部得逐案审核,能不能过、啥时候过都是未知数。
如果批不下来,5纳米芯片没法出口,美国客户得跳脚,自己的营收也得暴跌;如果得罪了大陆,断了稀土供应,别说5纳米,3纳米、7纳米的生产线都得停摆。这不是左右为难是什么?
有人说“不就一点稀土吗,至于这么严重?”那是没搞懂这里面的门道。稀土就像“工业维生素”,芯片、光刻机、电动汽车都离不了。而且咱们大陆不光产量高,提纯技术更是独一份。韩国企业早前试过找替代,最后坦言“根本规避不了”。现代检测技术一查就能知道稀土来源,想“洗白”都没门。
这事儿说到底,就是台湾方面太糊涂,以为抱上欧美大腿就能高枕无忧,忘了供应链是环环相扣的。你敢说不靠大陆稀土,大陆就敢亮出规则。0.1%的阈值看似不起眼,实则掐住了高端芯片的命门。台积电现在是彻底傻眼了,之前的嚣张气焰全没了,忙着到处找关系申请许可,可早干嘛去了?
别以为这只是台积电一家的事,美国苹果、高通现在都急得跳脚。他们的高端手机、处理器全靠台积电代工。要是台积电供不上货,这些美国企业要么涨价,要么断货,最后还是消费者买单。
可就算他们着急也没用,短期内谁也替代不了大陆的稀土供应链。开发新矿要钱要时间,加工技术更是壁垒。这“卡脖子”的滋味,现在轮到他们尝了。
所以说,台积电这回是真栽了,栽就栽在没看清现实,以为能在供应链里耍小聪明。大陆手里的稀土牌可不是摆设,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要是非要嘴硬逞强,那不好意思,规则就得按咱们的来。
现在5纳米芯片能不能出口,全看大陆的许可。这不就是“傻眼”了吗?之前的大话现在全成了笑话,这波教训算是够深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