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智创未来

空客在华第二总装线启幕:中欧航空合作新篇章

时间:2025-11-18 14:10:06 来源:界面新闻 作者:界面新闻

记者 | 陈怡轩 编辑 | 李慎

2025年10月的天津,随着红色幕布缓缓落下,一座跨度达64米的钢结构天车在209号总装厂房内亮相,标志着空中客车在中国的第二条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正式启用。这场由天津市副市长翟立新主持的启动仪式,汇聚了空客全球CEO傅里、欧盟及英法德西驻华大使、国家发改委与民航局代表,凸显项目作为"中欧商务合作标杆"的战略意义。

空客天津二线启动仪式现场

战略棋局:从单线到双核的产能跃迁

在仪式次日,傅里即赴京与中航工业董事长会晤,折射出此次布局的深层考量。恰逢欧洲三大航天巨头空客、莱昂纳多、泰雷斯合并成立年营收65亿欧元的"超级航天联合体",直指SpaceX星链的竞争格局下,中国制造业的规模优势与转型机遇成为关键抓手。

"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速度超出预期。"空客全球执行副总裁徐岗指出,2008年首条天津总装线投产时,中国航空人口仅1.5亿,而到2025年将突破5亿,仍有9亿人口未体验航空出行。这种潜力直接反映在市场数据上:空客在华市场份额已超55%,2024年亚太区营收达177.69亿欧元,占全球25.7%,同期波音中国订单占比不足10%。

产业链革命:天津样本的全球启示

天津总装线的选址竞争背后,是地方政府与航空产业的深度耦合。徐岗作为项目亲历者透露,天津整合保税区、物流港口等资源,构建起覆盖200余家供应商的民航生态系统。从早期机翼前缘生产到如今A350机腹整流罩等关键部件制造,中航工业旗下哈飞、成飞等企业与空客的合作层级持续深化。

空客2004年全球市场预测报告
空客2004年全球市场预测报告

技术溢出效应显著:209号厂房采用的6500吨钢桁架结构与百吨级高精度天车(安装误差≤20mm),推动中国民航供应链在质量管控与成本控制领域实现质变。华欧培训中心累计培养的6万名飞行员与数万名维修人员,更构建起完整的人才梯队。

双雄竞速:C919带来的变量与机遇

巧合的是,天津首条总装线投产的2008年,恰逢国产C919立项。同济大学教授沈海军指出,空客入华客观上提升了中国供应商水平,宝钛股份、中航西飞等企业同时为C919与空客供货。这种供应链共享模式,使中国商飞认证供应商数量在2025年达到60%占比。

民用大飞机供应商资质对比
2025年中国民用飞机制造商供应商资质分布(来源:航空产业网)

面对C919超千架意向订单,空客选择聚焦自身产能突破。傅里坦言:"我们更关注客户体验而非竞争。"但天津二线月产75架的目标面临现实挑战——2025年全球发动机短缺导致空客仅完成585架交付,距820架年度目标差距显著。这种供应链韧性差异,成为商飞抢抓时间窗口的关键突破口。

上量攻坚:全球化时代的产能博弈

"没有数量支撑,本土化战略将失去经济基础。"徐岗的警示直指核心。天津二线投产意味着空客10条全球总装线中2条位于中国,但发动机供应瓶颈(每月50架次 vs 目标75架次)可能制约产能爬坡。这种困境在2024年空客年报中已有体现:商用飞机业务供应链挑战集中于发动机、气动结构等关键领域。

空客天津二线投产仪式现场
空客天津二线投产仪式

破解之道在于双向赋能:2025年天津交付境外航司飞机占比达25%,显示中国基地的全球枢纽作用。而商飞通过与航天科技集团、航空发动机集团等组建联合研发团队,正在CJ-1000A发动机等领域加速追赶。这场竞赛的终极裁判,将是14亿人口市场释放的巨大需求。

当傅里在天津宣布"我们不仅为中国生产飞机"时,这场跨越欧亚的航空博弈,正书写着全球化协作的新注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