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李彪
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
近年来,国际地缘政治波动对全球半导体供应链造成了显著冲击。为应对这一挑战,多家国际芯片巨头纷纷提出‘在中国、为中国’的口号,并转向‘中国生产、中国交付’的本土化生产战略。其中,美国第一大芯片代工厂格罗方德(GlobalFoundries)的布局尤为引人注目。
9月24日,在上海举办的格罗方德2025年技术峰会期间,格罗方德首席商务官Mike Hogan向界面新闻等多家媒体透露,作为一家专注于成熟制程芯片(28纳米及以上)的代工厂,格罗方德在2024年实现了12英寸晶圆总出货量达200万片的佳绩。目前,该公司在北美、亚洲、欧洲三大洲已建立了四个晶圆制造工厂,分别位于美国纽约州马耳他、佛蒙特州伯灵顿,以及德国和新加坡。
针对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格罗方德今年宣布与国内一家本土晶圆厂增芯科技展开深度合作。增芯科技是一家专注于12英寸成熟制程晶圆制造的企业,主要生产汽车、物联网专用的智能传感器半导体产品,总部位于广州。
此次合作中,格罗方德将负责技术授权,而增芯科技则负责代工生产。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双方的技术实力和生产效率,也为中国市场提供了更加稳定、可靠的芯片供应。
格罗方德新任中国区总裁胡维多(Victor Hu)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选择增芯科技作为合作伙伴,主要是看重其‘拥有产能’的优势。双方合作主要采用格罗方德的40纳米制程技术,目前重点生产用于汽车电子领域的车用CMOS(图像传感器)产品,以满足中国市场客户对‘中国生产、中国交付’的迫切需求。
据市场调研机构TrendForce统计,格罗方德目前是全球第五大、美国第一大晶圆代工厂。今年第二季度,其市场占有率为3.9%,一季度为4.2%。排在格罗方德之前的分别是台积电、三星、中芯国际和联电,二季度这四家代工厂的市占率分别为70.2%、7.3%、5.1%和3.9%。
与去年相比,今年全球晶圆代工市场整体呈现明显增长态势。其中,先进制程受AI需求爆发影响快速增长,而成熟制程的增速虽然不及先进制程,但也因汽车、物联网、工业领域的客户需求恢复而保持稳定增长。
2024年,格罗方德的年营收达到67.5亿美元,同比下降8.7%。其中,汽车电子业务占比25%,智能物联网IoT设备约占35%,通信与工业设备各占10%。
汽车电子目前已成为格罗方德的主要增长引擎。去年,尽管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有所放缓,但汽车电子业务同比增长仍然超过10%,增速明显超过其他业务(智能设备降12%,通信基础设施设备增5%,工业设备下降5%)。
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达32.73亿美元,同比微增0.3%,而去年同期则大幅下降接近13%。其中,汽车电子业务上半年增长超过12%,智能设备降2%,通信设备增8%,工业设备保持不变。
格罗方德CEO Tim Breen认为,汽车电子目前不仅是公司的营收支柱,也是主要的‘高增长市场’。为了实现持续增长,公司提出了更大规模的产能扩张计划。以12英寸晶圆标准衡量,去年格罗方德的芯片总出货量为200万片。按计划,公司现阶段的目标是尽快达到300万片的产能。
而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与消费国,2025年国内市场的汽车电子芯片需求约占全球40%以上,对格罗方德来说至关重要。
为此,格罗方德不仅与广州增芯科技合作实现生产本地化,还在北京和广州开设新办公室,以加强本土化布局。目前,格罗方德全球员工总数已经超过了1.3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