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9月27日讯(编辑 卞纯)今年以来,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相关概念股在多国资本市场持续走热。然而,行业内部关于技术泡沫的争议始终未停。近日,世界顶级机器人专家罗德尼·布鲁克斯(Rodney Brooks)发出严厉警告:人形机器人泡沫即将破裂,当前的技术路线存在根本性缺陷。
作为iRobot联合创始人及麻省理工学院(MIT)人工智能实验室前主任,布鲁克斯在机器人领域拥有超过40年研究经验。他直言不讳地指出:“向人形机器人初创企业投入数十亿美元的投资者正在浪费资金,这项技术远未达到商业化标准。”
针对特斯拉Optimus、Figure等企业采用的“视频模仿学习”技术路线,布鲁克斯在最新发表的技术评论中将其称为“纯粹的幻想思维”。他详细剖析了三大技术瓶颈:
布鲁克斯强调,人类双手拥有约17,000个专用触觉感受器,这种精密的生物结构远超当前任何机械传感技术。“虽然机器学习在语音和图像领域取得突破,但这些成就建立在数十年数据积累基础上,而触觉数据采集技术至今仍处初级阶段。”
全尺寸人形机器人需要持续消耗大量能量维持平衡,其摔倒时产生的冲击力随尺寸呈立方级增长。“物理定律决定了,两倍高度的机器人摔倒时,破坏能量将达到现有模型的8倍。”布鲁克斯警告称,这将在工业和家庭场景中造成严重安全隐患。
这位行业泰斗预测,未来15年内真正成功的“类人”机器人将采用轮式底盘、多关节机械臂及专业传感器的混合设计,彻底摒弃拟人化外观。“当前昂贵的训练实验永远无法实现规模化生产,数十亿美元投资可能血本无归。”
布鲁克斯的警告为狂热的人形机器人投资潮敲响警钟。随着波士顿动力等企业持续推进技术验证,这场关于机器人形态与商业化的辩论或将持续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