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智创未来

工信部发布组合驾驶辅助系统新国标 规范智能驾驶安全边界

时间:2025-09-18 17:11:09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每日经济新闻

随着L3级智能驾驶车辆即将进入市场,监管部门对已规模化量产的L2级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再次划定安全基线。9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并公开征求意见,标志着我国智能驾驶领域迎来首个国家级安全规范。

《标准》从产品能力提升、安全保障强化、使用方式规范三个维度构建安全框架,填补了国内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标准的空白。公开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我国搭载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乘用车销量达775.99万辆,同比增长21.31%,市场渗透率攀升至62.58%,较上年提升6.5个百分点。

当前,组合驾驶辅助系统虽已实现规模化应用,但行业仍面临两大核心问题:一是产品性能缺乏统一标准,不同车企在感知方案、控制策略及交互逻辑上的差异,导致系统在复杂路况下的可靠性参差不齐;二是营销环节存在概念滥用,部分企业通过“高阶智驾”“零接管”等话术模糊驾驶辅助与自动驾驶的界限,诱导驾驶员过度依赖技术,引发多起因脱手驾驶导致的伤亡事故。


图片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雪洪指出:“当前车企在智驾技术储备上差异显著,《标准》的出台能有效避免消费者因盲目信任技术而引发恶性交通事故。”据悉,市面上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均属于L2级,即车辆仅能在特定条件下实现自动转向、加速和刹车,但方向盘仍需驾驶员保持控制。从L2级到完全无人驾驶的L5级,还需跨越L3级(有条件自动化)和L4级(高度自动化)两道技术门槛。

针对上述问题,《标准》明确提出三项核心要求:其一,系统每次启动后需确认驾驶员完成使用培训方可激活;其二,必须具备手部脱离检测和视线脱离检测功能,当驾驶员出现脱手或分心行为时,系统需立即发出警示并在无响应时退出激活状态;其三,若因驾驶员脱离导致系统执行风险减缓功能,或发生多次脱手/分心行为后,系统将在一定时间内禁止再次使用。

《标准》强调,当前市场上的“智驾”系统均未达到自动驾驶标准,驾驶员仍是行车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若在行驶过程中出现“脱手脱眼”行为,不仅将面临严重交通安全风险,还可能承担民事赔偿、行政处罚乃至刑事追责的法律后果。

根据征求意见稿,《标准》计划于2027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为车企预留两年过渡期。纪雪洪分析称:“对技术领先的企业而言,标准要求较易实现;但对技术储备不足的车企,在智驾测试数据记录、实验方法等方面仍面临挑战。”不过,头部车企和安全供应商已在中高端车型上广泛应用成熟的手部/视线脱离检测技术,某车企智驾工程师表示:“从技术实现角度,这类检测功能并不复杂。”

今年4月,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曾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推进会,明确要求车企界定系统功能边界并制定安全响应措施,严禁夸大宣传。纪雪洪认为:“《标准》将推动行业规范发展,既遏制车企的过度营销行为,也强化消费者的安全认知,实现技术创新与安全保障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