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高考365分却收到北大录取通知书,背后的真相令人感动

时间:2025-10-24 08:49:59 来源:小秋情感说 作者:小秋情感说

“啪!”随着一声清脆的响声,笔记本电脑重重摔在地上,屏幕瞬间四分五裂。

张慧双手颤抖,眼中含着泪水,指着坐在沙发上的儿子林辰:“365分!你考了365分!”

客厅里一片狼藉,茶几上的水杯也被她扫落在地。林正华站在一旁,脸色铁青,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林辰静静坐着,神情出奇地平静。他缓缓站起身,走向自己的房间。

“你还有脸回房间!”张慧的声音已经有些嘶哑,“十八年!我们供你读书十八年,你就给我们考个365分!”

林辰在房门口停下脚步,回过头看着眼前这个为他操碎了心的女人。他轻声说道:“妈,您先冷静一下。”说完,他推开房门走了进去。



曾经的骄傲

林辰的房间很整洁,书桌上摆放着各种教辅资料。墙上贴着一张北京大学的照片,那是他初中时贴上去的。

三年前,他以全市第二名的成绩考入市重点高中。那时候的张慧脸上写满了骄傲,逢人就夸自己的儿子聪明。

“辰辰从小就不用我们操心,”张慧总是这样对邻居说,“他说将来要考北大,我们全家都支持他。”

林正华是个不善言辞的男人,但每次听到妻子夸奖儿子,他都会默默点头。作为一名普通的工厂技术员,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儿子能有出息。

高一的时候,林辰确实表现得很优秀。每次考试都稳居年级前十,老师们都说这孩子有希望冲击清华北大。

那时候的林辰每天晚上都要学习到深夜。张慧心疼儿子,经常给他炖汤补身体。

“妈,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林辰总是这样跟母亲保证。

成绩下滑的困惑

但是从高二开始,情况发生了变化。

高二下学期的一次月考,林辰的成绩突然下滑到年级四十多名。张慧拿着成绩单,脸上写满了困惑。

“怎么回事?”她问儿子,“是不是最近学习压力太大了?”

林辰只是摇摇头,说自己会努力的。但接下来的几次考试,他的成绩不但没有回升,反而继续下滑。

班主任王老师找张慧谈过话:“林辰这孩子最近上课经常走神,作业质量也下降了很多。你们在家里要多关心关心他。”

张慧回家后跟林正华商量,两人决定给儿子请家教。他们省吃俭用,每个月花两千块钱请了市里最好的数学老师。

但是补课的效果并不明显。林辰的成绩依然在持续下滑,从年级四十多名降到了一百多名。

张慧开始焦虑了。她每天晚上都要检查儿子的作业,督促他学习。

“辰辰,你到底怎么了?”她不止一次地问儿子,“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跟妈妈说说。”

林辰总是摇头,表示自己没问题。但他的眼神里,张慧看到了一种她读不懂的东西。

高三的困境

高三这一年,林辰的成绩更是一落千丈。从年级一百多名跌到了三百多名,彻底成了班里的中等偏下学生。

张慧急得整夜整夜睡不着觉。她和林正华商量过是否要给儿子转学,或者干脆让他复读一年。

“不行,”林正华坚决反对,“孩子的自尊心很强,这样做会让他更受打击。”

于是他们决定再试试别的办法。张慧辞掉了自己在超市的兼职工作,专心在家陪读。

她每天早上五点就起床给儿子做营养早餐,晚上等儿子睡了才去洗衣服做家务。林正华也把所有的加班都推掉了,晚上在家陪儿子学习。

“爸妈,你们不用这样,”林辰有时候会这样说,“我会努力的。”

但他的努力似乎没有什么效果。模拟考试一次比一次考得差,最后几次甚至连本科线都够不着。

王老师私下里跟张慧建议:“要不然让林辰考虑一下专科学校吧,以他现在的成绩,能上个好一点的专科就很不错了。”

张慧听了这话,回家后抱着丈夫哭了一整夜。

“怎么会这样?”她一遍遍地问,“他明明那么聪明的孩子,怎么会变成这样?”

距离高考还有最后一个月的时候,林辰突然对父母说:“爸妈,你们放心吧,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张慧看着儿子坚定的眼神,心里涌起一丝希望。也许,孩子真的能在最后关头创造奇迹。

高考后的等待

高考结束后的那几天,林辰表现得异常轻松。他每天睡到自然醒,然后看看书或者出去跟同学玩。

张慧和林正华却睡不好觉。他们每天都在讨论儿子可能的分数,商量着如果成绩不理想该怎么办。

“要不然让他复读一年吧,”张慧说,“再给他一次机会。”

“复读的压力更大,”林正华摇头,“万一再考不好,对孩子的打击会更大。”

他们还偷偷地上网查了一些专科学校的信息,想着如果实在不行,至少要让儿子有学上。

林辰似乎看出了父母的担忧,但他什么都没说。有时候张慧想跟他谈谈,他总是笑着说:“妈,您别担心,到时候您就知道了。”

这句话让张慧更加不安。她觉得儿子是在安慰她,但她知道以林辰最近几年的成绩,想考上本科几乎是不可能的。

高考成绩公布的前一天晚上,张慧失眠了。她躺在床上,脑子里全是这些年来的种种回忆。

从儿子小时候的聪明可爱,到初中时的优秀成绩,再到高中这三年的一路下滑。她想不明白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成绩公布时的崩溃

第二天早上,林正华早早起床去查成绩。他打开电脑,输入儿子的准考证号码和身份证号码。

当看到屏幕上显示的分数时,林正华整个人都愣住了:语文108分,数学89分,英语86分,理综82分,总分365分。

365分,连专科线都没到。

“365分!”张慧看到成绩单的那一刻,整个人都崩溃了。

她颤抖着手指着电脑屏幕,眼泪瞬间涌了出来:“这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林正华坐在椅子上,脸色苍白。他怎么也想不到,儿子的成绩会差到这种程度。

“辰辰!”张慧冲进儿子的房间,“你出来!你给我出来!”

林辰穿着睡衣走了出来,看到父母的表情,他平静地问:“成绩出来了?”

“365分!”张慧几乎是吼出来的,“你考了365分!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客厅里的气氛瞬间凝固了。林正华站起身,走到儿子面前:“辰辰,你老实告诉爸爸,这三年你到底在干什么?”

林辰看着父母失望的眼神,心里涌起一阵愧疚。但他依然保持着平静:“爸妈,您们听我解释...”

“解释什么?”张慧打断了他的话,“十八年!我们辛辛苦苦供你读书十八年,你就给我们这个结果?”

她一把推开桌上的茶杯,玻璃碎片洒了一地。然后又抓起桌上的笔记本电脑,重重地摔在地上。

“啪!”电脑屏幕瞬间碎裂,键盘也散了一地。

“我对不起你们,”林辰低着头说,“但是妈,您先冷静一下,事情不是您想的那样。”

“不是我想的哪样?”张慧眼中含着泪水,“难道365分还能上大学不成?”

林辰慢慢走向自己的房间。他在门口停下脚步,轻声说道:“妈,您稍等一下,我有东西给您看。”

张慧和林正华相视一眼,不知道儿子又要搞什么花样。

真相大白

林辰推开房门,径直走向自己的书桌。他拉开最下面的抽屉,从里面拿出一个厚厚的信封。

当他转身走向客厅的时候,张慧注意到儿子的手在微微颤抖。但他的眼神中,有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

林辰走到母亲面前,缓缓伸出手。他的手指触碰到信封的那一刻,整个客厅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张慧和林正华同时屏住了呼吸,他们的眼睛死死盯着儿子手中的那个信封。

就在林辰即将掏出里面的东西时,他停住了。他抬起头,看着母亲的眼睛,嘴角露出了一个神秘的微笑。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了,所有人都在等待着那个即将改变一切的真相...

林辰的手慢慢从信封中抽出一份红色的录取通知书。

“北京大学”四个烫金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张慧和林正华同时愣住了,他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这是什么?”张慧颤抖着接过通知书,仔细看着上面的每一个字。

“恭喜林辰同学被我校物理学院理论物理专业录取...”张慧一字一句地念着,声音越来越小。

林正华凑过来看,他的手也在颤抖:“这是真的吗?这真的是北大的录取通知书?”

林辰点点头:“爸妈,这是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特招录取通知书。我被他们的'强基计划'录取了。”

客厅里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张慧手里拿着录取通知书,泪水无声地流下来。

“可是...可是你的高考成绩...”林正华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强基计划不完全看高考成绩,”林辰解释道,“主要看的是在某个学科领域的特殊才能和潜力。”

他走到书桌前,拿出一摞厚厚的资料:“这些年我一直在研究理论物理,发表了三篇论文,还获得了全国物理竞赛的一等奖。”

张慧翻看着这些她从未见过的资料,每一页都让她更加震惊。

理解与骄傲

“所以,这三年你的成绩下滑,是因为你把时间都用在研究物理上了?”林正华终于明白了什么。

林辰点头:“我知道这样做让你们担心了,但我必须集中精力研究我真正感兴趣的东西。普通的高考对我来说意义不大,我要走的是另一条路。”

张慧仔细看着录取通知书上的每一个细节,她终于确信这是真的。她的儿子,真的被北京大学录取了。

“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们?”她哭着问,“你知道我们这些年有多担心吗?”

“我想给你们一个惊喜,”林辰走到母亲身边,轻轻拥抱了她,“而且我也不确定能不能成功。如果失败了,至少你们不会更失望。”

林正华看着儿子,眼中满含着骄傲:“辰辰,你长大了。爸爸为你骄傲。”

张慧擦掉眼泪,仔细看着录取通知书:“北大的理论物理专业,这是很好的专业吗?”

“妈,这是全国最好的理论物理专业之一,”林辰笑着说,“而且是直博项目,本科毕业后可以直接读博士。”

听到这里,张慧终于笑了。她小心翼翼地把录取通知书放在桌上,然后看着满地的碎片。

“对不起,妈妈刚才太冲动了,”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没关系,”林辰蹲下身开始收拾碎片,“电脑坏了可以再买,但是录取通知书只有一份。”

新的开始

三个月后,林辰即将启程去北京上学。

张慧给儿子收拾行李,她把录取通知书小心地放在最贴身的位置。

“妈,您不用担心,我会经常给您打电话的,”林辰看着母亲忙碌的身影。

“北京那么远,你要照顾好自己,”张慧一边收拾一边叮嘱,“别为了学习不吃饭,身体最重要。”

林正华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那些林辰的研究资料。他看不懂那些复杂的公式,但他知道这代表着儿子的天赋和努力。

“爸,这些资料您留着做纪念吧,”林辰说,“等我学成回来,要做更厉害的研究。”

“好,爸爸等着你的好消息,”林正华笑着点头。

临行前的晚上,一家三口坐在一起吃饭。张慧做了林辰最爱吃的红烧肉,林正华也难得地喝了点酒。

“辰辰,这些年你受委屈了,”张慧举起杯子,“妈妈为之前的不理解向你道歉。”

“妈,您别这样说,”林辰也举起杯子,“您和爸爸的爱我都明白,这让我更有动力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三个人轻轻碰杯,客厅里充满了温馨的气氛。

第二天早上,林正华开车送儿子去火车站。张慧坐在副驾驶上,不时回头看看后座的林辰。

“记住,无论什么时候,家里都是你最坚强的后盾,”她说。

“我知道,妈妈,”林辰点头,“我会让你们更加为我骄傲的。”

火车缓缓启动,林辰站在窗前向父母挥手告别。看着越来越远的父母身影,他在心里默默发誓:一定要在北大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人。

这个365分引发的误会,最终成了全家人最珍贵的回忆。有时候,真正的成功需要被误解,真正的爱需要经历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