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中美马来西亚会谈首日落幕,美方称会谈具建设性,贸易战新动向

时间:2025-10-26 13:42:33 来源:时时有聊 作者:时时有聊

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中美马来西亚会谈首日终于落下帷幕,双方代表在会议室中闭门磋商长达两小时。随着会议室大门的缓缓打开,美方代表显得疲惫不堪,仿佛失去了全身力气,但仍对守候在外的记者表示:“这场会谈很有建设性,明天我们将继续!”



何为“建设性”?在外交语境中,“建设性”往往是一个安全词,它意味着双方并未撕破脸,会谈仍在继续,且存在进一步磋商的空间,但最终结果仍充满不确定性。换句话说,美方代表的这句话,并非表明中美会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是表明双方谈得不算太糟。

中美谈判后,纳斯达克指数创新高,中概股也表现不俗。市场是最能反映风向的,它不看外交辞令,只看实际信号。毕竟,资本是最敏锐且务实的。尽管会谈的具体内容外界无从得知,但“建设性”这三个字所传递出的稳定气息,已经足够让资金提前布局。



本轮谈判的重中之重无疑是稀土问题。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尚未抵达亚洲,但他在登机前就已表达了对与中国达成协议的期待,足见其对这趟行程的重视。

中美之间的僵持,让久经沙场的特朗普也感到无可奈何。毕竟,中国手中握有稀土这张王牌。即便美方在11月1日真的祭出100%的关税大棒,中国也未必会为之动容。资源在手,底气在心,这才是真正的谈判筹码。



我国之所以能在稀土战略上占据主动,底气不仅来自丰富的资源禀赋,更来自综合实力的支撑,尤其是强大的国防力量。倘若没有坚实的军事与海上防御能力,美方或许早就在谈判桌外寻找其他筹码,比如以封锁马六甲海峡的航道作为间接施压手段。正因为有实力作后盾,谈判桌上的“建设性”才不是空话,而是基于现实权衡下的结果。



除了稀土问题,中美在科技农业层面的博弈也异常激烈。对于美方搞科技脱钩,禁止英伟达对华售卖高端芯片,只能对华出售阉割版本的行为,中方果断调整策略,暂停进口美国大豆,转而从巴西、阿根廷等国家进口。这一步看似平淡,实则直击特朗普的政治命门。因为美国中西部农业带是他最坚实的选民基本盘,农产品出口受挫将直接影响到中期选举的选票压力。相比之下,中方的回击堪称“釜底抽薪”:不喊口号,不打嘴仗,直接掐住对方的经济动脉。



这也说明中美之间的策略已经进入“第二阶段”,不再是简单的关税互打,而是系统性博弈:科技、能源、农业、金融四条线彼此牵制,每一步都算计着对方的政治、经济和选举周期。

本轮马来西亚谈判从24日一直持续到27日,谈判周期之长实属罕见。四天时间里,双方代表几乎连轴转,从能源到芯片、从稀土到金融,每一个议题都牵一发而动全身。时间拉长的背后,不仅是分歧之深,更是彼此都在试探、掂量底牌的过程。

美国媒体称,从这轮博弈中可以看出,中方已经不再是被动应战的一方,而是在精准反制中掌握了主动。中国正在赢得这场贸易战。

诚然,美国媒体的说法不无道理。这轮博弈里,中方已经学会了如何报复,更在主动书写自己的域外贸易规则。特朗普团队的高强度外交看似气势汹汹,但实际上是“被议题推着走”;而中方的节奏更像“稳扎稳打”,不急着亮底牌,却让对方必须来谈。这才是博弈的高阶状态。从稀土到芯片,从粮食到贸易规则,中国不只是学会了报复,更在主动书写新的游戏规则。贸易战没有结束,但主导权的天平,正在悄悄倾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