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玲子小姐姐
来源:玲子的蔓空间
在未担任管理者之前,我曾天真地认为,领导最青睐的无疑是那些能力强、工作努力的下属。然而,当我真正走上管理岗位,带领团队后,才发现事实远非如此。
能力出众的人,往往内核稳定,能量充沛,解决问题效率极高,几乎能应对所有难题。但长期的优势地位也容易让他们滋生傲气,对领导布置的任务提出挑战,甚至直逼领导权威。在领导眼中,这便是服从性低的表现,如同喉中鲠骨,令人不适。
而工作努力的人,则让领导省心不少,他们天天加班不抱怨,任务繁重也毫无怨言。但过于自觉有时也会导致存在感降低,就像家中的电冰箱,默默工作,一旦停止运转,便立刻引人注意,意识到需要修理。
在领导眼中,能力强和工作努力固然重要,但比起这些,他们更偏爱的是气场相投的自己人。
经过观察,我发现这类人通常具备以下三个特点:
1. 懂得向上管理
留意那些从一线员工逐步晋升至高管的人,他们无一不深谙与领导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性。以前,我总认为向上管理是贬义词,意味着讨好领导。但当我成为中层管理者后,才发现这其实是最实在的职场默契。你投军令状,领导便视你为自己人,从而减少防御成本。
领导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从底层干起,通过加班加点熬出来的奋斗型领导;二是通过送礼送钱,前赴后继建立关系的关系型领导;三是上头有人、家境不错的后台型领导。针对不同类型的领导,向上管理的方法也各不相同。
我曾遇到过一位奋斗型领导,有次我与他拍桌子“吵架”,结果发现之后很多事他开始避着我,规划不再与我探讨,对我的观点也直接否定。后来我才明白,这是因为信任基础不牢固。
我也是奋斗型的,能把自己负责的工作完成得非常漂亮。加上我后来态度缓和很多,他又开始重用我。
对这样的领导,最简单的向上管理策略是主动出击:别等领导追问才汇报进度,要主动同步;别等发现问题才补救,要提前规避;别让领导做无解题,要给出选项。
这并不是要你钻营溜须拍马,而是要有更透明的信息给到领导,让他觉得与你合作不累,与你交流你嘴严。
2. 汇报工作有技巧
领导的事情通常比较多,无法顾及每个任务的细节。这时,懂得汇报工作进展的人就显得特别省心。
之前在大厂工作时,有位研究生学历的同事,她的汇报方式让我五体投地。她说,工作汇报要懂得报喜不报忧,报忧要说小忧且已解决,大忧则要巧妙哭惨。
汇报的技巧在于把领导想知道的先说清楚:别堆砌细节,要说结果;别说辛苦,要说价值;别只提问题,要带方案。领导时间有限,你越能让他快速get关键信息,他越觉得你“脑子清楚、靠谱”。
哭惨也是有技巧的,不是让你跟领导说自己做不到,而是巧妙地甩锅给对方,比如对方不配合等。
我们有个项目技术卡住了,她说不能说是技术能力的问题,因为这无法解决。而应该说技术那边给出了3个方案解决这问题,询问哪个更合适。
后来她跳到另一家更出名的大厂,薪水翻倍。
有人可能会问,领导会不会觉得是你有问题才导致对方不配合?其实不会。但凡你能抓到对方的一个问题,领导就会自动忽略你的问题,毕竟疏不间亲。
3. 有眼力见、会来事
眼力见、会来事这些东西,说起来虚,但实际上特别实在。按褒义词去说就是:利他。
这并不需要你刻意去学习,核心在于你是否希望你面前的这个人、这个组织、这件事情更顺利更和谐,你是否愿意出力协助其更顺利更和谐。这是发心问题,也是有无的问题。
你能理解领导没说但要做的事,看到领导的需求并帮着做;能察觉团队的小问题并默默调和;不抢领导的风头,不踩同事的底线。不用领导吩咐就能把事办得妥帖,还能做得不越界、不讨好。
有眼力见的核心在于懂分寸、不越界。
要对领导有细微的观察,对领导的了解要和了解自己一样。会审时度势,在合适的时候用行动或是恰到好处、不喧宾夺主的方式表达领导的意图。
不管哪类领导,都喜欢有眼力见的表现者。
领导最喜欢的,不是能力最强或最努力的人,而是能帮他解决麻烦、减少内耗、分担压力的自己人。
我建议大家专注自己的能力提升,同时运用“懂得向上管理”、“有技巧的汇报工作”、“对人对事有眼力见”这些职场技巧,与领导建立合作关系,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搭好桥梁。
要知道,自己所坐的位置其实是一个立场,所做的决定也没有好坏之分。有能力的领导也会欣赏同样类型的人。
共勉。

Photo by Razvan Chisu on Unsplash
— THE END —
本号致力于“好文”推送,并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所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留言联系。
【必学线上课程】
【全面专业系统的管理服务体系】
陪伴企业成长——帮助企业持续管理能力改进
辅导/微咨询/实践工作坊/定制服务
为组织赋能——帮助企业管理绩效提升
线上/线下课程/专题内容
详情请咨询:
电话:010-65101109
微信:13811377374
提升管理功底,获得更多管理思想与实践。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