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备受瞩目的中美高层会谈在韩国釜山金海国际机场落下帷幕,这场持续了100分钟的会谈引发了全球的广泛关注。会谈结束后,特朗普总统乘坐专机返回华盛顿,并在途中宣布了一项重大决定:将对华因芬太尼问题征收的关税从20%降至10%,且立即生效。

会谈前,特朗普曾评价中方为“强硬的谈判对手”,但会谈中,双方就诸多问题达成了共识,并表示将在峰会期间继续推进相关工作。此次会谈选址机场,既体现了行程安排的便捷性,也彰显了中美会谈的务实风格。
在关税方面,此次调整前,中国对美国的关税为34%,另有24%处在暂缓期内,实际实施的关税水平为10%。而美国对中国的关税情况则较为复杂。特朗普此前曾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对华滥施20%的关税,使得实际关税水平高达30%。但经过多次调整后,美国对中国的关税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回顾历史,2025年2月,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所有进口钢铝征收25%的关税。然而,在5月份的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后,美方为缓解下游企业成本压力,将对华钢铝关税从25%下调至5%。同年3月,特朗普又宣布对所有进口汽车及其核心零部件加征25%关税,但同样在5月份的会谈后,因美国汽车制造商的抗议,美国政府最终将对华的汽车及其零部件关税下调至7%。
此外,2025年9月,特朗普以“保护本土建筑业”为借口,对进口木材加征10%的关税、家具加征25%的关税。结果导致10月份美国建材价格暴涨,特朗普政府不得不将对华木材及家具等相关建材关税统一下调到5%。

综合来看,美国对中国的关税构成包括:关税暂缓时保留的对等关税基础10%、芬太尼国别关税20%、钢铝/汽车/建材定向税17%(5%+7%+5%),以及非敏感消费品关税10%。因此,特朗普口中所说的原来关税为57%,正是这一构成的体现。而在减去10%的芬太尼国别税后,当前美国对中国所实行的关税为47%。
但需注意的是,特朗普的数字游戏背后,不同商品对应着不同的关税税率。目前,美国对华征收关税最高的商品可能是非敏感消费品,税率为40%,而最低的是钢铝和建材品类的关税,税率为35%。总体而言,中美之间的整体税率台阶上,中国对美国为10%,而美国对中国为20%。

此次会晤中,中美双方还就稀土问题达成了共识。特朗普在专机上对媒体表示,“所有的稀土问题都已解决,这是为了全世界。”他强调,美国将能够继续购买和生产稀土。然而,中方对此目前尚未作出任何回应。实际上,美方一直能够购买并运送稀土到中国来生产,只是需要向中方申请许可证。此次中方是否详细介绍了出口管制机制,从而消除了特朗普心中的错误认识,尚待进一步观察。
毕竟,要求中方收回已下达的命令,并放弃正在构建和完善的出口管制系统,是完全不可能的。因此,我们期待后续中方在贸易关系方面的更多动作。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