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7日,一则来自美国媒体的报道引发国际关注:美军核动力航母'尼米兹'号在南海发生两起舰载机坠毁事故后,突然取消原定部署计划,加速返回华盛顿州母港。这艘服役超过半个世纪的'全球最老现役航母',预计将于明年4月正式退役。此次意外返航,很可能成为其军旅生涯的谢幕演出。

就在事故发生前数日,'尼米兹'号还高调进入南海,宣称要'向中国发出强烈信号'。然而这出'耀武扬威'的戏码尚未演完,便因接连发生的坠机事故而草草收场。这种戏剧性的反转,不仅暴露了美军装备维护的隐患,更折射出其战略威慑的失效。从趾高气扬到仓皇撤离,前后不过数日,堪称现实版的'战略翻车'。
面对美军困境,中方展现大国风范,主动表示愿提供必要协助。但考虑到美方此前强硬姿态,接受中方帮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据公开信号显示,虽然'尼米兹'号已撤离,但美军仍留有1架P-8A反潜巡逻机在南海活动。28日该机在文莱沿海持续盘旋,显然是在搜寻坠海舰载机。
然而打捞工作面临多重挑战:南海平均水深超过1200米,海底地形复杂,加之两架战机坠毁位置分散,搜寻难度极大。即便定位成功,如何将重达数十吨的残骸从深海打捞上岸,也是对美军后勤能力的严峻考验。有分析认为,此次打捞行动可能无功而返。
此次事件暴露的美军困境值得关注。作为冷战时期建造的航母,'尼米兹'号已服役52年,设备老化问题突出。此次事故恰逢其退役前夕,难免引发外界对其真实战力的质疑。更值得警惕的是,美军可能因此采取更激进的挑衅行动,试图挽回颜面。近年来美军在南海频繁制造事端,此次受挫后或变本加厉。
'尼米兹'号的尴尬结局,为国际社会提供了重要启示:在中国周边海域,任何形式的军事挑衅都将付出代价。中方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既展现合作诚意,也坚定维护国家主权。这艘老旧航母的谢幕演出,恰是新时代海权格局变迁的生动注脚。未来南海局势走向,仍需各方保持高度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