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军事频道在黄金时段播出了东部战区某部队装备的ASN-301巡飞弹实战打击训练画面,这款被誉为"雷达杀手"的武器系统首次以高清晰度影像呈现。画面中,多辆机动发射车呈战术队形展开,每辆发射车搭载的9至18枚巡飞弹形成密集攻击阵列,模拟对敌方雷达站点实施饱和打击的场景极具视觉冲击力。

技术参数揭秘:7000枚破片形成死亡半径
节目详细披露了ASN-301的核心性能参数:该型巡飞弹采用车载多管发射模式,通过火箭助推实现快速起飞,最大续航时间达4小时,射程覆盖500公里。其配备的30公斤战斗部采用激光近炸引信,爆炸瞬间可产生7000枚以上破片,形成半径超50米的杀伤区域。美国军事专家分析指出,这种"设备毁伤与人员杀伤"双重效应,在台海冲突背景下具有特殊战略意义。
发展历程:从引进受阻到自主超越
ASN-301的研发轨迹折射出中国军工体系的自主创新之路。上世纪90年代,中国曾计划引进以色列"哈比"反辐射无人机,但因美国干预导致交易终止。科研团队在JWS-01基础上持续改进,最终研制出ASN-301。这款长2.5米、翼展1.5米的巡飞弹,采用小展弦比无尾三角翼布局,配备宽频被动雷达导引头,可覆盖2至16GHz频段,抗干扰能力较初代产品提升300%。

作战效能:蜂群战术改写战场规则
单辆发射车可搭载18枚ASN-301,多车协同作战时能在10分钟内形成数百枚巡飞弹的攻击集群。测试数据显示,其饱和打击命中率超过90%,可彻底瘫痪敌方防空雷达运行。更关键的是,该系统采用普通卡车底盘,可在山地、丘陵等复杂地形快速部署,生存能力与美制"海马斯"火箭炮相当。其被动探测模式使敌方电子战设备侦测概率降低75%,形成"开机即被打、关机即失明"的压制效果。
经济性优势:数量压制技术防御
依托中国军工供应链,ASN-301单枚造价仅为以色列"哈比"的1/5。这种性价比优势使其能够实施全覆盖打击,特别适合针对台湾地区80余个重要雷达站点(包括"爱国者"系统配套雷达和"铺路爪"远程预警雷达)进行消耗战。军事专家测算,1000枚ASN-301集群发射后,可在台湾上空形成持续4小时的"攻击云",迫使台军防空系统陷入两难境地。

体系作战:多维度突破防空网
ASN-301通常与巡航导弹、电子战机协同作战。电子战机先实施电磁压制,战术导弹摧毁核心防空阵地后,ASN-301负责清扫残存雷达及临时通讯节点。针对台军"爱国者"系统的C波段雷达,该巡飞弹可通过集群突击消耗其弹药储备,再由后续巡飞弹实施精准打击,形成"以量换质"的作战链条。
战略威慑:重塑台海军事平衡
此次ASN-301在东部战区的部署,明确指向台湾地区防空体系。其500公里射程覆盖全岛,4小时续航能力支持从厦门、泉州等多个方向发起攻击。军事学者指出,该武器的公开亮相不仅展示了解放军在反辐射作战领域的技术突破,更传递出对台海防空目标的精准压制能力,这种能力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保障。

从导弹打击到无人机覆盖,ASN-301的列装标志着台海方向防空压制战术的升级。这款武器与其他装备构建的立体作战体系,正在重塑该地区的军事力量平衡,其技术参数与作战效能已成为分析台海局势的重要参考指标。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