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武汉,曾有一位备受瞩目的女孩——陈怡。她出生于1992年,家庭条件优越,父母皆是公务员。作为家中独生女的她,自小就生活在蜜罐里,备受宠爱。
父母十分重视对她的教育培养,在学业指导与艺术培养上严格要求,而陈怡也十分争气,从小刻苦努力,学习成绩优异,能力突出,是邻居们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凭借着十二年的寒窗苦读,陈怡在高考中取得了耀眼的成绩,成功被武汉大学录取。踏入大学校园的她,不仅学业出色,还凭借着自己的多才多艺和出众的外貌,迅速成为了学校里的风云人物,更是被大家赞誉为“武大校花”。
那时的她,走在校园里,总是吸引着众多目光,未来似乎有着无限的可能,充满了光明与希望。
然而,命运的转折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生。2011年的一天,陈怡在校园里独自行走时,遇到了一位黑人留学生向她问路。善良的陈怡不仅为他指明了方向,还一路将他带到了目的地。
在这过程中,两人交谈了起来,这位黑人留学生刚到国外无亲无故,便向陈怡要了联系方式,希望日后有问题能向她请教,陈怡出于好心,便同意了。
这位黑人留学生名叫布力,此后,他便时不时地给陈怡发消息,关心她的生活,还经常找借口与陈怡见面。起初,陈怡对他并没有过多的想法,但随着交流的深入,布力每次找她都有看似正当的理由,比如希望她帮忙完成学业上的事情,陈怡出于善良,一次次地伸出了援手。一来二去,两人渐渐熟悉起来。
布力告诉陈怡,自己来自美国,是一名富二代,家里非常有钱。他还常常以帮助陈怡练习英语口语为由,约她一起出去玩。随着接触的增多,布力开始向陈怡表露爱意,称自己喜欢和她在一起,会好好保护她,若和她在一起,陈怡便能享受富裕的生活。
涉世未深的陈怡,在与布力相处的这段时间里,逐渐对这个异国大男孩产生了感情,最终同意和他在一起。
可这段恋情并不被周围的人看好。由于布力是外国人,陈怡又是学校的风云人物,两人在一起的消息在学校里引起了诸多非议。陈怡的朋友并不赞成他们在一起,还流传着布力经常说谎的传闻。虽然陈怡听到了这些传言,但她更相信自己与布力相处时的感受,坚信布力没有欺骗自己。
为了验证布力的真心,陈怡让朋友匿名加了布力的微信进行试探。结果,布力在与陈怡朋友的聊天中,不仅表示自己是单身,还主动勾搭她。陈怡看到这些消息后十分生气,质问布力为何欺骗自己。
布力诚恳地向陈怡说明了情况,承认自己的错误,态度十分真挚。陈怡原本想分手,但看到布力的诚恳认错,又心软给了他一次机会,两人就此和好。
然而,更大的问题接踵而至。陈怡和布力谈恋爱的消息传到了她父母的耳中,父母坚决反对女儿与一个异国男生交往,毕竟对这个男生的情况一无所知,担心女儿被骗。但此时的陈怡已深陷爱情之中,根本听不进父母的劝告,坚持要和布力在一起。父母见曾经乖巧听话的女儿变得如此倔强,无奈之下,找到辅导员,希望他能帮忙劝说陈怡。
可就在这个时候,陈怡发现自己怀孕了。她将这个消息告诉了父母,满心期待父母能同意他们的感情,没想到父亲却一巴掌扇到了她的脸上。失望的陈怡又将怀孕的事告诉了布力,而布力此时竟向陈怡坦白,自己并非来自美国,而是非洲一位酋长的儿子,家里有一座矿山,生活富裕,如果陈怡选择和他结婚,一定会过上幸福的生活。
此时的陈怡,早已不在乎布力来自哪里,一心只想和他在一起,于是,她办理了退学手续,准备跟随布力远赴非洲。
2013年,陈怡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布力一同踏上了前往非洲的飞机。然而,等待她的,却是如噩梦般的现实。刚下飞机,布力就带着陈怡去更改了国籍,他欺骗陈怡说,非洲很多高级场所只对本国人开放,更改国籍只是临时的,之后随时可以改回。单纯的陈怡信以为真。
当陈怡坐上开往布力家的车时,她发现周围的建筑并非自己想象中的金碧辉煌,而是破旧不堪。直到车停在一座破败的房屋前,陈怡才如梦初醒,这里根本不是什么皇宫,而是贫民窟。
此时的她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想要返回中国,可布力却一改往日的温柔,对她呼来喝去,甚至不顾她怀有身孕,对她拳打脚踢,还抢走了她的所有证件。
陈怡这才发现,布力并非酋长的儿子,而是一个贫民窟里的穷小子,他还有两个老婆和三个孩子。在这个贫穷落后的地方,陈怡的生活陷入了绝境。她不仅要承受身体上的劳累,每日四点就得起床磨玉米粉,中午顶着40度的高温挑水,傍晚还要服侍所有男人吃饭,稍有迟缓,就会遭到皮鞭的抽打;还要忍受精神上的折磨,布力的两个老婆经常欺负她、殴打她。
更令人发指的是,待陈怡生下孩子后,布力便离开了家,再也没有回来。为了赚钱,布力的两个老婆竟强迫陈怡轮流接客。陈怡孤立无援,语言不通,又没有证件,根本无法逃离这个魔窟,曾经那个在武大校园里光彩照人的校花,如今却在异国他乡遭受着非人的待遇,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一位中国工程师在安哥拉考察时,看到两名非洲女子正在对陈怡拳打脚踢。这位工程师心生怜悯,上前询问情况,陈怡哭诉了自己的悲惨遭遇。工程师听后十分震惊,立即帮助她联系了中国驻安哥拉大使馆,陈怡这才得以与远在中国的父母取得联系。
陈怡的父母得知女儿的遭遇后,心痛不已,他们变卖家产,凑足十万元,辗转三国来到安哥拉,一心想要解救女儿。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们沉重的打击。
根据安哥拉《家庭法》第147条,跨国婚姻中子女的居留权优先归父亲所有,陈怡的女儿加入了非洲国籍,她若想回国,必须安置好女儿,可在这个种族观念深厚的村庄里,无人愿意收养这个拥有中国面孔的混血女婴。而且,陈怡的证件早已被销毁,她的国籍也已更改,想要回国谈何容易。
在机场告别时,父亲将最后三万元塞进女儿衣袋,这一别,竟成了永别。回国后的父亲,每晚都会梦见女儿在玉米地里被殴打的画面,内心的痛苦和自责让他不堪重负,最终在重度抑郁症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远在非洲的陈怡,还在苦苦等待着父母来解救她,却不知父亲已经绝望离去。
陈怡的悲剧,让人痛心不已。她的经历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面对跨国恋情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深入了解对方的背景,切不可被爱情冲昏头脑,做出让自己悔恨终生的决定。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能从她的故事中吸取教训,珍惜眼前的生活,保护好自己。
本文系社会新闻/真实案件改编,本文图/选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