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在阿里拍卖平台上,浙江省迎来了一宗引人注目的破产公司相关资产拍卖。此次拍卖的标的为一宗巨额应收款债权,其原所有人为已破产的中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据悉,中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浙江地区一家历史悠久的建筑房地产企业,其前身可追溯至1980年创建的象山二建,后经改制成为非上市自然人投资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达3亿元,总部位于浙江省象山县。
此次拍卖的应收款债权规模庞大,涵盖了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及预付账款共计269笔,账目总金额高达约30.7059亿元。这些债权涉及众多债务人,既有个人也有公司,其中不乏欠款数千万元的个人以及欠款数亿元的公司。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欠款公司已处于注销状态,如欠款约5.4亿元的上海庄城置业发展有限公司,这无疑增加了债权回收的难度,部分欠款基本已成为无法追回的坏账。
尽管面临巨大风险,此次拍卖的起拍价仍定为2006.0961万元。最终,仅有一名竞拍者报名参与,并以起拍价成功竞得这30多亿元的应收款债权。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该笔应收款债权的首次拍卖。事实上,这已是其第12次走上拍卖台。在前11次拍卖中,由于无人报名竞拍,均以流拍告终。其中,首次拍卖时的起拍价高达1.8735亿元,而到了第11次拍卖时,起拍价已降至2507.62万元,但仍未能吸引买家。
对于此类破产公司复杂的应收款债权,外界普遍持谨慎态度。毕竟,2006万元并非小数目,而账目金额虽大,但实际能追回多少却充满不确定性。因此,有观点认为,此次债权拍卖的竞得者或许对债权实际情况有着深入了解,才敢于冒险接手。那么,大家认为这样的债权拍卖,竞得者花2006万元拿下,风险究竟大不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