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齐鲁最美法官于焕琴判罚农妇10万后续:法院道歉退还罚款

时间:2025-09-21 04:19:13 来源:热风追逐者 作者:热风追逐者

在公众认知中,法院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但近期山东临沂发生的一起案件却引发了广泛争议。一位农妇因在法院大厅对法官表达不满,被处以10万元罚款及15天拘留,随着舆论发酵,法院最终承认适用法律错误并撤销处罚。这起事件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司法尺度争议?



事件回顾:一句气话引发的天价罚单

2025年9月,山东临沂农妇杨宝花在法院领取丈夫被殴打案的判决书后,因对判决结果不满,在法院大厅对主审法官于焕琴脱口而出“没有良心”。随后,于焕琴法官以“扰乱司法秩序”为由,对杨宝花作出罚款10万元、拘留15日的处罚决定。这一处罚结果经网络传播后,立即引发轩然大波,网友纷纷质疑处罚是否过重。



案件溯源:轻伤判决引发的连锁反应

事件起因源于杨宝花丈夫被孙运来殴打致轻伤二级的刑事案件。根据司法实践,此类案件施暴者通常面临8个月至1年有期徒刑,但于焕琴法官仅判处孙运来3个月拘役及2.5万元赔偿。杨宝花认为判决过轻,在领取判决书时情绪失控,最终导致冲突升级。



舆论质疑:处罚尺度是否失衡?

公众对本案的争议焦点集中在处罚比例的合理性上。杨宝花的行为虽属不当,但发生在非庭审场合且未造成严重后果,多数人认为应以批评教育为主。相比之下,施暴者孙运来仅获3个月拘役的判决,与农妇因情绪发泄被处以10万元罚款形成鲜明对比。这种“轻罪重罚、重罪轻判”的差异,引发了对司法公正性的广泛讨论。

网络声浪:自媒体直指判决荒谬

事件曝光后,自媒体平台涌现大量批评文章。有评论直言“这家法院疯了吗?”,称该处罚“天怒人怨”。网友普遍认为,法官对一句气话的过度反应,暴露出司法实践中可能存在的权力滥用问题。部分舆论甚至质疑,这是否涉及对上访投诉的压制性处理。



法院回应:承认错误但难平质疑

面对舆论压力,9月19日山东省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发布通报,承认“适用法律错误”,撤销对杨宝花的罚款决定,退还10万元罚款及利息,并向当事人道歉。同时表示将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然而,这份“轻描淡写”的通报未能完全平息争议,有评论指出,若法院仅将问题归结为法律适用错误,而未深入反思司法尺度问题,可能存在推卸责任之嫌。

法官荣誉遭质疑:零错案记录引争议

涉事法官于焕琴系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综合审判庭副庭长,拥有14年基层法院工作经验,曾获“齐鲁最美法官”提名奖、“零错案、零投诉、零上访”等荣誉。但本案暴露的处罚尺度问题,使其专业能力受到质疑。有自媒体发文称:“若真无错案,为何要通过强硬手段压制投诉?”



司法公正的边界何在?

这起事件不仅关乎个案正义,更折射出司法实践中处罚尺度与公众认知的冲突。当法官的荣誉记录与争议案件并存时,如何确保司法权力不被滥用?当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产生碰撞时,又该如何平衡?这些问题值得整个法律界深思。

您对这起案件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