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中美达成共识后,莫迪对美态度突变,印美关系何去何从?

时间:2025-09-21 04:26:15 来源:空天力量 作者:空天力量

中美谈判刚刚取得成果,印度便迅速调整了对美国的态度。此前对美‘强硬’的印度,突然与特朗普进行了一次‘非常愉快’的交流,这一转变引发了广泛关注。

在西班牙马德里,中美代表经过两天的密集谈判,公布了谈判成果,双方在多个重要问题上达成了基本框架共识,释放出‘斗而不破’的积极信号。紧接着,美国与印度之间的关系突然热络起来。特朗普终于打通了莫迪的电话(此前莫迪曾四次拒接特朗普电话),双方相谈甚欢,特朗普还祝朋友莫迪生日快乐。两国之间的贸易谈判也得以重启,仿佛此前美印之间的不愉快只是一场‘幻觉’。



美印关系又好起来了 图为特朗普和莫迪握手

中美达成‘有限共识’,印度感觉机会来了

中美之所以能在经贸问题上达成基本框架共识,主要是因为双方都采取了务实态度。美国对中国极限施压许久,加关税、施加制裁、技术封锁等手段基本都用过了,但中国始终屹立不倒,还针对性地发起了反击。这种情况下,美国意识到再耗下去,自己可能先扛不住。毕竟,中国是全球最大制造业国,产业链条完整,美国企业从芯片到日用品都离不开中国。逼得太狠,美国消费者和企业的损失反而更大。

因此,美方态度有所软化,愿意坐下来谈框架,这本质上是施压无效后的务实调整



美方的立场是十分灵活的

但别以为美国会就此善罢甘休。即使在谈判前夕,美国对中国的实体制裁仍在加码,长臂管辖的爪子越伸越长。这就是典型的‘既要又要’——既想遏制中国发展,又舍不得和中国做生意的利润。

中方的态度一直很明确:可以谈,但底线问题不容商量。企业利益、国家主权、未来发展,这些是核心,少一样都不行。因此,这次共识能达成,与其说是美方‘让步’,不如说是其意识到‘彻底撕破脸’对谁都没好处。

这时候再看美印关系突然升温就很好理解了——美国在对华施压这条线上暂时没讨到便宜,自然得找个‘备胎’转移压力。印度这几年经济增长快,市场潜力大,又是人口大国,美国早就盯着这块‘肥肉’。

之前因为关税问题闹得不愉快,现在特朗普主动打电话给莫迪,与其说是‘修复关系’,不如说是‘重新谈条件’。在重新安抚这个‘亚太铁杆盟友’受伤自尊的同时,试探印度可以做出多大的让步。



印度想学中国‘硬刚’,得先看看自己的实力

说起来,印度长期以来总爱‘对标中国’,觉得既然中国能在美国压力下挺直腰杆,自己也能。但问题在于,印度根本没搞清楚,中国‘硬刚’的底气是经过长期布局才具备的,不是谁都能复制的。

中国的底气在哪?往深了说,是‘全产业链’的硬实力。从螺丝钉到航天飞机,中国能自己造的东西太多,美国制裁几个企业,挡不住整体经济运转。还有‘超大规模市场’的吸引力,14亿人的消费需求,哪个跨国企业敢轻易放弃?

再看印度呢?就说外资吧,作为莫迪政府重点发力的领域,印度吸引外资的能力属实尴尬。当然这也是有缘故的,印度的外资环境太‘坑’——政策说变就变,奇葩税收防不胜防,土地纠纷能拖好几年,连基本的治安保障都差点意思。这种环境下,企业哪敢放心投钱?

此外还有外交上的‘摇摆病’,这一点在俄乌冲突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印度一会儿说‘不站队’,一会儿又偷偷买俄罗斯石油,两边都想讨好,结果哪边都没讨好。国际社会看印度,就像看个‘墙头草’。印度以为‘学中国硬刚’就能成为大国,却从没意识到差距究竟在哪里



印度摇摆的立场,很难得到信任

印度的‘骑墙’能走多远?别把美国的‘利用’当真心

归根结底,印度一再调整外交策略,想在中美之间‘骑墙’,这事儿本身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印度能不能认清:美国对它的‘拉拢’,到底是真心想帮它,还是想把它当‘枪使’

美国的逻辑很简单:需要印度的时候,给点甜头;用完之后,一脚踹开。当年美国扶持日本经济,最后用‘广场协议’把日本打趴下;扶持欧盟,最后推动英国脱欧,让欧盟内部分裂。印度要是以为自己能例外,那可就太天真了。

更关键的是,印度得想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是想当‘棋子’,还是想成为未来多极格局中的‘一极’?如果印度只是想靠美国帮忙‘遏制’中国,那最后只会沦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中国和印度作为两个相邻的大国,合作的空间其实很大——市场互补、资源互通,好好谈合作,比跟着美国搞对抗划算得多。这些年,中印合作本来有不少机会,可总被印方的‘对抗思维’搅黄了。比如边境问题,本来是可以通过对话解决的,但印方偏要搞‘军事对峙’;经济上,中印贸易额年年涨,可印度总找借口加关税、设审查,把中国企业往外推。结果呢?中国企业走了,美国企业也不一定来,最后坑的是印度自己的经济。



希望印方能认清什么是真正符合自身利益的

真正的大国地位,靠的是实打实的实力——经济韧性、科技水平、外交信用,这些东西不是靠‘投机’就能积累起来的。对印度来说,最聪明的选择不是跟着美国跑,而是好好解决自己的问题:改善营商环境、稳定外交政策、提升经济质量。只有这样,印度才能在国际舞台上真正站稳脚跟,不然,就算美国暂时拉拢,最后也只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