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套现15亿后三代移居美国,*ST创兴沦为空壳公司始末

时间:2025-09-21 08:19:45 来源:壹只灰鸽子 作者:壹只灰鸽子

在A股市场中,上市公司从辉煌走向没落甚至沦为资本炒作工具的案例屡见不鲜,*ST创兴(原创兴资源)的兴衰史便是典型缩影。这家曾以实业起家的企业,最终沦为账面现金仅200余万元、主营业务收入归零的“空壳公司”,而其背后是一个家族通过资本运作累计套现15亿元后三代移居美国的资本故事。

2025年上半年,*ST创兴交出了一份令人瞠目结舌的财报:公司68名员工在六个月内仅实现营业收入37万元,且全部收入均来自零星业务,主营业务建筑装饰收入为零。更讽刺的是,这37万元收入对应的毛利为-15.88万元,意味着公司停止运营反而能减少十几万元亏损。目前公司账面现金仅200余万元,负债高企,经营已陷入实质性停滞。

*ST创兴空壳化财务数据

创始人陈榕生的资本版图始于1992年。这位出身福建、精通日语的创业者,凭借改革开放初期对日烤鳗出口业务积累第一桶金,1999年通过“厦门大洋”成功登陆上交所。然而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出口配额制度取消,公司迅速转向房地产领域,先后更名为“创兴科技”“创兴资源”,但营收始终在亿元级别徘徊。

从2006年开始,陈榕生家族的资本运作逐渐显露端倪。通过关联交易将自家控制的矿业公司高溢价注入上市公司,再借道家族减持实现套现。2007-2010年间累计套现5.6亿元,2012年通过3209%溢价率的矿业资产注入再次收割市场。2023年以5.44亿元转让控制权给余增云,次年将剩余股权以1.01亿元出售给私募基金,至此完成15亿元的资本变现。

陈榕生家族资本运作路径

接盘者余增云接手时,公司看似拥有7亿元总资产,实则4.8亿元为应收账款,实际现金仅500万元。这位新实控人很快因涉嫌集资诈骗外逃,其所持股权被司法拍卖后由王相荣接手。尽管市场对资产注入仍存期待,但半年营收仅37万元的现实,已让投资者看清这家“空壳公司”的本质。

陈榕生家族的资本撤离早有布局。其父早年赴美定居,儿子持有美国国籍,本人也通过绿卡实现移民。三代人利用资本市场规则漏洞完成财富转移后,在美国开启新生活。这种“实业-套现-移民”的路径,暴露出A股市场在信息披露、关联交易监管等方面的制度缺陷。

*ST创兴控制权变更时间轴

*ST创兴的案例折射出资本市场深层问题:当实控人将上市公司视为“提款机”,通过高溢价资产注入、频繁减持等手段掏空企业,最终买单的往往是中小投资者。数据显示,该公司股价在资本撤离期间累计跌幅超过80%,数万股民血本无归。

此类事件警示投资者:需警惕主营业务持续萎缩、实控人频繁减持、资产注入屡屡失败的上市公司。监管层应强化对关联交易的审查,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建立实控人境外资产追溯机制。唯有堵住制度漏洞,才能避免更多“*ST创兴”式悲剧,真正保护投资者权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