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美荷联手制裁安世半导体,巴西1.8万工人失业危机,中国如何破局?

时间:2025-11-07 22:24:12 来源:老范谈史 作者:老范谈史

2025年10月底,巴西发展部秘书乌拉莱斯·莫雷拉在镜头前显得焦躁不安。他公开表示,巴西车企的芯片库存仅够维持12天,若后续无货供应,1.8万名工人将面临被遣散的困境。这场看似由芯片断供引发的行业危机,背后实则隐藏着美荷联手抢夺企业控制权、中国反手破局的大戏。



芯片断供逼疯巴西:找荷兰碰壁,转而向中国要说法?

巴西作为全球第四大汽车生产国,汽车产业是其经济命脉之一。该国12家国际车企组装厂,每辆车都需使用20颗安世半导体的芯片,从车灯控制到方向盘模块,均无替代品可用。然而,面对断供危机,巴西的操作却令人费解。

断供事件源于荷兰接管安世半导体后,但巴西并未前往阿姆斯特丹谈判,反而将矛头指向中国。这一“病急乱投医”的举动,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毕竟中国在此事件中也是受害者。



美荷联手制裁:冷战法律成抢夺工具

时间回溯至2025年9月29日,美国商务部发布穿透规则,将被制裁中企控股超半数的子公司纳入管制范围。安世半导体因99%股权在中方企业闻泰科技手中,成为首个目标。

次日,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援引1952年冷战时期的物资供应法,冻结安世全球30个实体资产,总值高达147亿元。10月7日,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裁定暂停中方CEO张学政职务,强制将闻泰科技股权托管给第三方,并安排外籍独立董事掌控决定权。

这一系列操作,哪里是商业纠纷,分明是借法律名义搞强权掠夺。荷兰刚抢完控制权,便试图拿捏中国区业务。



中国两小时稳住大局:产能与技术成破局关键

10月17日,安世总部宣布切断中国区员工薪资系统,并要求东莞工厂停止给非欧美客户供货。然而,指令发出不到两小时,安世中国区便召开全员大会,负责人明确表示工资由闻泰科技直接发放,生产计划不受影响。

当天下午,东莞工厂生产线依旧火力全开,每秒产出3000颗芯片。荷兰显然低估了中国企业的应对能力,也忘了核心产能一直掌握在中国手中。



巴西危机全面爆发:欧洲工厂产能低迷,求助无门

10月中旬,巴西汽车业危机全面爆发。10月15日,巴西汽车制造商协会会长率高管团队飞抵阿姆斯特丹,向荷兰提出优先保障供应的请求,却遭断然拒绝。对方直言需优先满足欧洲客户需求,巴西市场业务可适当延后。

车企询问能否临时提升欧洲工厂产能,安世总部却表示欧洲工厂设备陈旧老化,产能不及中国工厂的三分之一,提升实难达成。无奈之下,巴西才将希望寄托在中国身上,只是这找受害者要说法的操作,实在难以理解。



中国扩产破局:车企站队,荷兰终尝苦果

这场“安世大劫案”持续一个月,全球供应链重构速度被彻底加快。安世中国区火速官宣扩产规划,东莞与上海临港工厂将增设12英寸功率器件产线,预计到2026年一季度,月产能新增6万片,且欧洲工厂90%的产品线均可承接。

荷兰这才发现自己抢来的只是个没产能支撑的空壳,核心技术和产能根本没到手。国际车企也很快做出了选择,大众、宝马等巨头纷纷和安世中国签订双厂备案协议,约定一旦欧洲供应中断,48小时内就能切换到中国产线。



产业链话语权易主:中国优势渐显

荷兰用冷战法律抢夺企业,本想拿捏全球芯片供应链,最后却发现自己手里啥都没有。巴西避开欧美转而向中国寻求援助,此举深刻印证了产业链话语权已悄然易主,真正的归属已指向中国。

搞不清市场规律,只想着靠政治手段操控产业,最终只会被市场狠狠教训。中国企业之所以能在这场风波中稳住局面,不仅是因为提前布局了产能,更在于尊重市场规律、专注提升自身实力。



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加速多元化:中国未来可期

这场“安世大劫案”终会过去,但它留下的影响却很深远。全球半导体供应链正加速迈向多元化、市场化,中国企业依托产能布局与技术积淀,在全球产业链中优势渐显,未来极有希望占据更为核心的地位,引领产业新发展。

而那些信奉强权的国家,也该明白一个道理:真正的话语权,永远属于能解决问题的一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