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uke Georgiades
译者:覃天
校对:易二三
来源:A Rabbit's Foot
发布时间:2025年9月12日
初遇舒淇的银幕形象,便被其独特魅力深深吸引。这位横跨香港与台湾影坛的女演员,自2001年侯孝贤导演的《千禧曼波》起,便以极具辨识度的表演风格成为亚洲电影界的标志性人物。影片开场那段浸染在电蓝色光晕中的慢镜头,舒淇轻快跳跃的身影伴随着林强的电子乐节奏,仿佛在无声邀请观众进入她构建的青春世界。

舒淇的演艺生涯始于1996年的《玉蒲团之玉女心经》与《色情男女》,这两部作品让她迅速崭露头角。随后通过《玻璃樽》(1999)与《玩命快递》(2002)等商业片打开国际市场,但真正奠定其艺术地位的是与台湾新浪潮导演侯孝贤的多次合作。侯导不仅将她视为缪斯,更以严苛的训练方式推动她突破表演边界。

在威尼斯电影节期间,舒淇首次以导演身份接受专访,谈及与侯孝贤的渊源:「他就像父亲一样,十三年前在摄影棚外突然问我'为什么不试试拍片?'当时我觉得演员工作已经够挑战,但他用《童年往事》的创作经历启发我,让我开始从自身经历写剧本,这个过程持续了十年。」
《女孩》将故事背景设定在1988年的基隆,通过少女小丽(白小樱饰)与母亲阿娟(汤毓绮饰)的动荡关系,揭示家庭暴力对个体造成的持久创伤。舒淇强调:「影片不仅展现身体伤害,更通过钥匙声响、摩托车引擎等声音元素,营造暴力阴影带来的恐惧气息。」

影片主演汤毓绮(歌手9m88)首次跨界影视表演,她分享创作心得:「音乐表演需要精确编排,而演戏必须让角色灵魂自然流动。舒淇导演营造的片场氛围,让我们能迅速进入角色状态。」
当被问及侯导带来的最大启发,舒淇回忆起《刺客聂隐娘》的拍摄经历:「他要我饰演没有情绪的刺客,为了一个跳跃击杀的动作,我在蹦床上练习上千次。这种不断超越自我的要求,现在成为我指导演员的重要准则。」

谈及从演员到导演的身份转变,舒淇分享了《千禧曼波》拍摄时的关键启示:「侯导曾连续五天拍摄同一场景,当我询问是否自己表演有问题时,他说'问题在我,你要成为角色而非表演'。现在作为导演,我才真正理解这句话的重量。」
关于《女孩》的创作过程,舒淇透露:「初始剧本80%来自个人经历,但拍摄中演员与角色的互动不断改变故事走向。最终成片只有30%保留原始设定,其余都是团队共同创造的结果。」这种集体创作模式,展现出她作为导演的开放姿态。

在视觉风格与叙事平衡上,舒淇表现出独特见解:「我注重通过声音设计表现暴力压迫感,比如父亲角色身上的钥匙声响。同时不想将家庭暴力简单化,而是展现创伤如何影响人生选择。」这种细腻的处理方式,获得首映观众的高度认可。
选角过程中,舒淇刻意选择形象温和的邱泽饰演施暴父亲,以制造外表与行为的强烈反差。对于汤毓绮饰演的传统母亲角色,她引导演员理解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女性困境:「我担心角色会给她留下心理阴影,但拍摄中途就发现她完全理解了角色内核。」

这部筹备十年的导演处女作,不仅展现了舒淇对电影艺术的深刻理解,更标志着亚洲电影界又一位全能创作者的诞生。从侯孝贤镜头下的缪斯到独立掌控银幕的导演,舒淇的转型之路为行业提供了宝贵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