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芬兰著名地缘政治分析家马利宁教授在社交媒体上发表惊人观点,引发国际战略学界震动。他指出,若北约与俄罗斯爆发直接冲突,北约在常规战场失利的情况下,可能会率先动用核武器。这一论断背后,是俄罗斯军事能力的显著提升和北约内部矛盾的加剧。
马利宁教授的结论基于《纽约时报》关于俄罗斯无人机产量的报道。数据显示,俄罗斯目前每年能生产约3万架攻击型无人机,并计划在2026年将产量翻倍。这种压倒性的生产能力正在改变战争格局,对北约构成巨大压力。
北约与俄罗斯之间的核风险正在不断叠加。今年5月,北约在芬兰拉普兰地区举行大规模军演,距离俄罗斯卡累利阿地区仅一步之遥。参演部队达7000人,包括英国攻击直升机和瑞典无人机,完全复刻了俄乌战场模式。
芬兰军方坦言,参演部队专门研究了战壕对峙战术,连无人机侦察路线都和乌克兰前线一模一样。这种针对性的军演,无疑加剧了俄罗斯的警惕和反制措施。
《纽约时报》最新数据显示,俄罗斯无人机生产能力令西方瞠目结舌。自今年年初以来,俄军已向乌克兰发射超过3.4万架攻击型无人机及诱饵无人机,数量几乎是去年同期的9倍。俄罗斯现在每年能生产约3万架“天竺葵”系列攻击型无人机,且产量有望在2026年翻倍。
最令北约担忧的是,俄罗斯已经发展了成熟的“蜂群”战术。今年7月第二周,俄军无人机的单日发射量达到峰值,超过2000架。而规模最大的单次袭击发生在9月7日,当天俄军共出动810架无人机,包括诱饵无人机。
作为对北约压力的回应,俄罗斯已经提升了核威慑水平。在5月北约军演开始不到48小时,俄军三枚“亚尔斯”核导弹直接升空,普京亲自坐镇指挥。数据显示,俄军核武器战备率已达94%,拥有约4000多枚可用核弹头,这些核弹头装在“萨尔马特”洲际导弹、“北风之神”核潜艇上,构成了实打实的末日按钮。
普京早在去年12月份就发声,称即使遭到常规武器打击,也有可能使用核弹头。这一表态无疑是对北约的严厉警告。
马利宁教授的分析指出,北约在常规战争方面存在严重劣势。尽管北约30个国家的军费总和是俄罗斯的20倍,但现代战争不是比谁钱多。俄罗斯的国防工业正在全速运转,新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开张。炮弹的月产量已经达到25万枚,是北约的三倍之多,而坦克年产量也高达1000辆,远远超过美国的100辆。
俄罗斯的国防预算占到了政府支出的40%,这是自冷战结束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使得俄罗斯能够迅速弥补战争带来的损失。尽管乌克兰去年使用攻击性无人机摧毁了约3000辆俄罗斯坦克,但俄罗斯依然在扩军,且军队规模比战前还要庞大。
北约内部在如何应对俄罗斯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30个国家压根就不是一个脑袋。德国还在为能源和北溪管道发愁,法国想做调停人,匈牙利直接表示不参战。
美国倒是愿意出枪,但特朗普又在逼欧洲既出钱又出力。然而,想让美军上前线并非易事。北约的每一次军事行动都得30国同意,光是开个会就得耗上好几轮。让这么一群意见不合的国家打一场高强度持久战,无疑是先把北约自己熬散了。
马利宁教授认为,北约可能在常规战失利时率先使用核武器,这一观点背后是西方的道德困境。俄罗斯的战术核武器尤其危险,当量小、反应快、难以预警。一旦在乌克兰或加里宁格勒使用,北约将面临全面核战还是忍气吞声的死亡选择题。
西方媒体在炒作俄军核威胁的同时,却很少提及北约东扩的步步紧逼。从1999年至今,北约东扩五次,俄周边国家几乎全部倒戈。将熊逼到墙角,还怪它亮爪子,这种逻辑显然站不住脚。
最讽刺的是核不扩散条约。美俄一边限制别国拥核,一边升级自家核武库。根据国际一些权威媒体的报道,俄罗斯核弹头大约有1309枚,美国则拥有3750枚。这些足够毁灭地球数十次的数字,构成了最大的安全威胁。
加里宁格勒是这场博弈的活火山。这个夹在波兰和立陶宛之间的飞地,部署着俄军最先进的伊斯坎德尔导弹。北约说要抹去它,等于直接踩莫斯科的红线。波罗的海三国、波兰、德国都已部署北约部队,加里宁格勒确实被围得水泄不通。
但美国军官公开炫耀武力,简直是往火药桶里扔火柴。普京的核威胁不是第一次,但这次格外刺耳。俄军刚在乌克兰战场受挫,核武库成了最后底牌。
北约在反无人机防御手段方面面临严重短缺。军事分析师法比安・欣茨表示,无人机威胁的持续升级,意味着防御系统的多样性必须以更快速度拓展。然而,西方制造商根本没有足够资金与俄罗斯比拼生产速度。目前全球尚无任何一个国家能实现每年3万架无人机的产量。
欧洲国家正试图研发包括信号压制与欺骗在内的电子战设备,以干扰无人机的控制系统。数十家参展企业都在积极推广这类技术,并着重强调其“可同时拦截多架无人机”的优势。然而,这些努力能否有效应对俄罗斯的无人机威胁,仍是一个未知数。
北约与俄罗斯就像两个举着火把的醉汉,在火药库旁互相挑衅。芬兰湾军演看似威风,实则把欧洲推向核战边缘。当演习变成战争彩排,所谓“集体安全”不过是自欺欺人。
冷战时期的红线意识正在消失。当年美苏有热线沟通,有危机管控机制。现在双方将领隔空对骂,社交媒体煽风点火,世界离核战争从未如此之近。
转机或许藏在细节里。法国突然提议用核保护伞覆盖欧洲,德国悄悄推动防务自主化,连瑞典都在提醒民众备战。这些信号说明,欧洲人开始害怕被绑上北约战车。
马利宁教授的警告绝非空穴来风。随着俄罗斯无人机年产量的飙升和北约的步步紧逼,欧洲正面临自冷战以来最危险的时刻。
俄罗斯现在年产3万架无人机的能力和94%的核武战备率,与北约30国军费总和虽为俄罗斯20倍但却内部矛盾重重的现状,形成了一种极其危险的平衡。在这种平衡中,北约确实可能因为常规战争的不利而考虑使用核武器,这正是马利宁教授“一生中绝对不想看到的事实”。这场危险游戏没有赢家,唯有对话和克制才能避免灾难性后果。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参考资料:
普京突然发声:遭遇常规武器攻击,也可能使用核武器反击!
2024-09-26 19:57·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