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乌媒:乌克兰若改革税收政策,本土无人机电机月产能可达10万台

时间:2025-09-22 17:09:42 来源:零度Military 作者:零度Military

近日,乌克兰真金(Realgold)公司在2025年国防科技谷展会上,正式推出了其自主研发的FPV无人机电动机,标志着乌克兰在无人机核心部件本土化生产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真金公司不仅展示了新产品,还详细介绍了其规模化生产能力及当前面临的法律障碍。



本文源自乌克兰《欧洲广场新闻社》2025年9月21日报道,由译者整理分享。文中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与译者立场无关,请读者理性看待。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无人机战争成为战场核心。乌克兰自2023年起便大力推动FPV无人机本土化生产,以减少对外依赖。至2024年底,乐土无人机(Vyriy Drone)公司已成功实现FPV无人机全零部件国产,为乌克兰无人机产业树立了标杆。



真金公司推出全系列国产FPV电机,涵盖拦截无人机型号

据《军事报》报道,真金公司在国防科技谷展会上推出了多款全新型号的FPV无人机电动机,全部实现乌克兰本土制造。公司代表透露,首批产品已于2025年1月投产,月产量迅速提升至1万台。这些电机适配7英寸、8英寸和10英寸机架,提供2807、3110和3115三种标准型号,并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改装。不仅适用于标准FPV攻击无人机,还能应用于FPV拦截无人机,展现了产品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真金公司进一步表示,若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公司有能力在无需大量额外投资的情况下,将电机月产量扩大至10万台。然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面临乌克兰现有法律框架的制约,尤其是与中国制造商的竞争环境不公平。



税收制度偏袒外国供应商,本土厂商呼吁改革

真金公司代表向《军事报》指出,当前乌克兰税收制度对进口军事用途无人机部件免征增值税和关税,而本土生产商却需同时缴纳这两项税款,导致产品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这一政策差异使得外国供应商在价格上占据优势,对本土产业发展构成挑战。



目前,私营无人机制造商正与乌克兰政府进行谈判,试图解决税收不平衡问题,但尚未达成最终方案。这一问题的解决对于乌克兰无人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土化进程加速,但仍面临材料依赖问题

真金公司正在逐步提高产品中乌克兰本土部件的比重。目前,公司仍从中国进口成品零件,在乌克兰完成线圈缠绕工序。但公司已采购相关设备,计划在2025年底前开始自主生产这些部件,以进一步降低对外部供应链的依赖。



尽管乌克兰目前尚不具备电工钢等关键材料的生产能力,仍需依赖进口,但真金公司估计,通过努力实现70%的本土化率是完全可行的。这将有助于提升乌克兰无人机产业的自主性和竞争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