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华为轮值董事长宣布:拒绝兼容CUDA,以开源生态破局算力竞争

时间:2025-09-22 16:49:40 来源:大白聊IT 作者:大白聊IT


当英伟达CUDA几乎成为AI算力领域的“隐形标准”,形成技术垄断时,中国科技企业如何突围?在2025年华为全联接大会上,轮值董事长徐直军给出了激进答案:拒绝兼容CUDA,通过超节点集群技术与开源生态构建自主算力体系。这一战略背后,是华为对技术主权与产业生态的深度布局。

昇腾芯片三年迭代:算力翻倍的“军备竞赛”

徐直军在大会上首次披露昇腾芯片未来三年路线图:2026年一季度推出Ascend 950系列,2027年升级至Ascend 960,2028年发布Ascend 970,实现“一年一代算力翻倍”的跨越式发展。更引人注目的是基于灵衢互联技术的Atlas 950超节点——支持8192张昇腾卡,被华为称为“全球最强超节点”。


与英伟达即将上市的NVL144相比,Atlas 950在卡规模(56.8倍)、总算力(6.7倍)、内存容量(15倍达1152TB)和互联带宽(62倍达16.3PB/s)等核心指标上全面碾压。即便面对2027年发布的NVL576,华为超节点仍保持技术代差。徐直军直言:“这个数字意味着未来多年我们都是最强的。”

超节点集群:从物理到逻辑的算力革命

华为此次发布的Atlas 950 SuperPoD(支持8192张昇腾卡)和Atlas 960 SuperPoD(支持15488张昇腾卡),将超节点技术推向新高度。这两款产品在卡规模、总算力、内存容量和互联带宽等维度实现全球领先,更通过逻辑整合技术,使多台机器在物理分离状态下实现“单台机器”般的协同计算能力。


在通用计算领域,华为推出TaiShan 950 SuperPoD超节点,结合GaussDB分布式数据库,直接挑战大型机、小型机及Exadata数据库一体机的市场地位。这一战略被行业视为“算力基础设施的范式转移”。

拒绝CUDA:构建自主生态的“破局之战”

面对CUDA的垄断地位,徐直军明确表示:“CUDA现在不能随便用,可用的都是过去的版本。”华为选择彻底摆脱对西方生态的依赖,从达芬奇核到昇腾芯片,再到覆盖芯片、架构、框架、应用的完整软件生态,构建自主技术闭环。

作为昇腾AI生态的核心,CANN(神经网络计算架构)承担着连接硬件与上层应用的关键角色。华为已投入超过2000人研发团队,针对达芬奇核算子优化、内存管理机制适配等底层技术进行深度开发,并在Transformer层计算等核心场景实现30%以上效率提升。通过开源CANN工具链(编译器、调试器、性能分析工具),华为正降低开发者门槛,计划三年内投入50亿元扶持生态,涵盖开发者培训、高校合作及企业级应用孵化。


开源战略:从硬件销售到生态繁荣

华为拒绝将大模型作为直接变现手段,而是聚焦算力基础设施。徐直军指出:“变现靠硬件,通过开源开放技术吸引开发者,最终促进硬件销售。”这一战略与当前行业“大模型变现焦虑”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华为对长期生态价值的重视。

网友对华为的“技术突围”给予高度评价。有技术专家指出:“2000人团队+50亿投入,华为在重构AI软件底层逻辑,若能持续优化兼容性和开发体验,或打破CUDA数十年垄断。”企业开发者则表示:“基于CANN部署大模型推理的算子覆盖率已超80%,期待生态进一步完善。”


科技自主的“华为样本”

从昇腾芯片的迭代速度,到超节点集群的技术突破,再到CANN生态的开源布局,华为正走出一条“硬件筑基、软件自主、生态开源”的自主可控之路。这场以开源挑战闭源、以集群扬长避短的战役,不仅关乎企业生存,更将成为中国科技产业突破技术封锁的标杆案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