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赵青 通讯员黄慧辰 11月19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原创微电影《同舟》正式上线,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部以真实案例为蓝本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广东法院在破产重整领域的司法智慧,更通过光影艺术诠释了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深刻内涵。

据悉,该片原型案件为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法院承办的考特斯机械科技(佛山)有限公司重整案。该案凭借创新的司法救治模式,成功入选2024年度“全国破产经典案例”提名奖,成为司法实践与理论创新结合的典范。
双时代叙事:从外资引入到技术突围
影片通过两条时间线展开叙事:1995年,全球吹塑机龙头欧洲科雷特集团借改革开放东风在粤山市设立子公司,经过30年发展,粤山科雷特不仅成为母公司重要生产基地,更培育出本土技术团队。然而,因误判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欧洲母公司70%市场份额未能及时转型,最终宣告破产,导致粤山子公司资金链断裂。

进入2024年,剧情迎来转折:中国华塑集团竞拍取得欧洲科雷特资产包,却未收购粤山子公司,导致其丧失商标使用权;与此同时,东晟集团欲收购粤山科雷特拓展业务,美国DT公司则觊觎其核心技术,更有一“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以官方照会形式,要求协助解决在建订单交付问题。
司法创新:出售式重整破解困局
面对复杂局面,粤山法院以“保民生、保市场、保技术”为目标,创新采用出售式重整模式。通过精准研判投资人需求,法院不仅维护了债权人合法权益、保障了300余名员工就业,更完整保留了企业三十年积累的技术优势。影片特别展现司法主动作为:推动东晟集团与华塑集团联手解决技术瓶颈,最终按时向共建国家交付订单,彰显中国司法的国际责任担当。

现实案例中,重整投资人接手后迅速复工复产,不仅设计出新一代智能吹塑设备,更在2024中国国际塑料展上斩获“突出贡献单位”奖,实现从破产边缘到行业领军者的华丽转身。这种“司法救治+产业升级”的模式,为同类案件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法治护航: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同舟》通过真实案例深刻揭示:广东法院正以系统化司法服务,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和外资“引进来”提供双重保障。从破产重整中的利益平衡,到跨境投资中的规则衔接,影片展现的不仅是司法智慧,更是中国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
目前,该片已通过广东高院官方微信、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号、南方号等全媒体平台同步推送,观众可通过多渠道感受这场司法与市场的“同舟共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