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农村13个珍贵老物件盘点!图二价值超10万,图七东北老人最爱

时间:2025-11-19 22:48:51 来源:今日美食分享 作者:今日美食分享

在农村的岁月长河中,有许多老物件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野里,但它们却承载着满满的回忆与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盘点农村已绝迹的13个老物件,看看其中有没有你熟悉的物品。



1. 油舀子:起香油的葫芦

过去,用石磨磨出来的麻酱,经过开水轧扎这一物理方法,香油就会漂出来。而这个葫芦形状的油舀子,就是用来把香油灌满,再倒到别的容器里的,所以它也被称为起香油葫芦。在古时以及五六十年代,油坊榨油卖油时,它可是标准的计量器,每舀子能装半斤,也就是250克。



2. 风车:脱糠机,价值超10万的老物件

风车,又叫脱糠机,是木制的。它主要是用来给农作物扇风的,能把糠吹出去,留下干净的米。在七十年代以前,农村都在使用它,是以前不错的老物件。六十年代时,在供销社,它的零售价能达到人民币三十伍元一个,在当时来说,这个价格可不菲。据说,如今保存完好的风车,价值至少能超10万。



3. 弹棉花压板:弹棉花师傅的必备工具

这是弹棉花师傅在弹棉絮时使用的用具。当棉絮弹定形后,为了使棉絮联接成整体,也就是让棉絮不分家,就需要用这个压板反复运压,这是制作棉被和褥子的最后一道工序。



4. 饼模:制作各种饼的模具

月饼、糠饼、米饼等都有各自相应的模子,这些饼模子大多是杜梨木材质,造型古朴,雕刻精细,包浆厚重,应该是民国时期的物件。



5. 光学瓦斯检定器:煤矿井下的安全卫士

这是煤矿井下用的光学瓦斯检定器,小名叫理研,学名是光干涉瓦斯检定仪。它只有砖头大小,却能检测甲烷浓度和一氧化碳浓度。虽然这个仪器年代有些久远,但准确性很高,现在为了煤矿工人和矿井的安全,仍然在发挥着很大作用。



6. 独眼楼:八十年代的先进农具

独眼楼是用来拨大豆、玉米、高粱等农作物的,它是八十年代的播种楼,在当时算是最先进的农具。再往前,下种还得靠人刨,每亩要种四千棵,得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干完。



7. 烟袋锅子:爷爷辈的“随身宝贝”

烟袋锅子是爷爷辈的“随身宝贝”,黄铜打造的烟锅被磨得锃亮,烟嘴儿浸着常年使用的油光,透着浓浓的生活气息,深受东北老太太的喜爱。



8. 顿子称:精美的称重工具

顿子称我在中药房使用过,这种精美的组合,我小时候父亲逛城皇庙进金店时也看到过。它的称杆是象牙或白骨玉制成,十分金贵,而且它的外装盒也十分精致,称杆上有几克几分的标点。



9. 马灯:方形的特别款式

这是方形的马灯,平常我们见到的马灯大多是圆的。老物件总是承载着岁月的痕迹。



10. 挂钟钥匙:坐钟挂钟的必备配件

这是挂钟上的钥匙,当挂钟钟摆停摆了,也就是钟的发条松了,就需要用这个钥匙把它拧紧,钟摆就会重新摆动起来。钥匙中间圆的管子就是用来拧发条的。坐钟、挂钟都必备这个物件,有这种物件的人最小的也是60后,八十年代前结婚的多数都买坐钟,挂钟和落地钟的年代就更久远了。



11. 砘子:播种后压实垅沟的工具

砘子是播种后压实垅沟的工具,过去在农村很常见,五六十年代以前的人都知道。春季播种完大田,稍微等新翻开的泥土晒晒,就需要用磙子把龙沟压实,叫打磙子。打磙子没有技术含量,家里孩子就可以干,大人种地干活累了,就让孩子打磙子。这是双磙子,我小时候用的是单磙子。



12. 鼎锅:六七十年代的煮饭神器

这是六七十年代煮饭用的铁锅,我们这边叫鼎锅,这个老物件应该是吊锅,适合在野外烧水做饭。



13. 神秘老物件:等你来揭秘

下面这个老物件看样子年代久远,请大家仔细看一下,这个老物件是什么?知道的告诉我一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