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命悬一生》编剧陆春吾:命运分论下的女性角色与创作哲学

时间:2025-11-21 12:09:19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澎湃新闻

《命悬一生》收官后,剧中两位女性角色吴细妹与田宝珍的命运走向,引发了观众对“好女人得到名声,坏女人得到一切”这一观点的激烈争论。这部改编自豆瓣阅读小说《一生悬命》的作品,通过复杂的人物关系与命运纠葛,展现了编剧陆春吾对人性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近日,原著作者兼编剧陆春吾接受澎湃新闻采访,分享了她对剧中角色“命运”的独到见解。她将“命”视为与生俱来的底色,如基因、家庭等不可选择的因素;而“运”则是人在一次次选择中走出的路,正是这些选择造就了人生的不同走向。从小说到剧本,陆春吾将写作视为与自己对话的过程,而影视化则是与世界协作的旅程,她坦然接纳导演、演员对故事的重塑与再创作。


作家、编剧陆春吾

“命”和“运”是分开的:宿命主题下的创作探索

在创作《命悬一生》时,陆春吾最想探讨的核心命题是宿命。她提到,中国人对“命”有着深厚的情感与共鸣,如哪吒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便深深触动了无数人的心弦。然而,命运究竟是什么?它是被操控的吗?人能否逃脱既定的剧本?

陆春吾认为,人间有时并不公平,出身、眼界、机遇等因素会将一个人的生命推向不同的终点。但“命”与“运”是分开的。命是出生时带来的东西,无法选择;而运则是自己的意识、性格与每一次的选择所决定的。正如书中的徐庆利与田宝珍,起点相似却因选择不同而走向了截然不同的结局。这种对命运的理解,对她而言既是一种安慰,也是一种回答。

对于剧中角色倪向东,陆春吾有着独特的理解。她认为,倪向东是一个充满生命力与魅力的角色,无论走向正道还是歧途,都能引发观众的强烈共鸣。他像一颗种子,其成长取决于所处的土壤。在正途上,他能大放光彩;在歧途上,则可能造成巨大的伤害。这种复杂性使得倪向东成为了一个立体而深刻的角色。

陆春吾还提到,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真相,只有不同的视角。同样一个人,在不同的叙事里可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她认为,即使努力做一个好人,在某些时刻也可能在别人的故事里扮演了坏人。这种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洞察,使得《命悬一生》在探讨命运的同时,也引发了观众对人性与道德的深入思考。

剧本是与世界协作:双重身份下的创作体验

作为原著作者和编剧的双重身份,陆春吾在创作过程中体验到了不同的乐趣与挑战。她认为,同一个桥段在不同的讲述方式下会演绎出不同的风格,这种开盲盒般的惊喜让她对创作充满了热情。

陆春吾对自己的作品并没有强烈的把控欲,她认为写作是自己尽力而为的过程,而影视化则是与团队共同圆满故事的过程。她尊重演员、导演的想法与解读,只要前期达成一致、不跑偏主线,在光影、细节、调度上,她都拭目以待、不设界限。这种开放与包容的态度,使得《命悬一生》在影视化过程中得以保留原著精髓的同时,也融入了更多新的元素与创意。

当被问及如果《命悬一生》以电影形式呈现最想保留哪一场戏时,陆春吾提到了两场戏。一场是吴细妹杀死前夫后的戏份,这场戏是她主体性觉醒的开始;另一场则是四个人一起过生日的戏份,这场戏充满了温暖与感动,是整个故事中为数不多的暖光时刻。


李庚希饰演的吴细妹,与白宇帆饰演的曹小军。

写作是延展世界的方式:地域文化与创作调研

陆春吾出身山东,但她的作品背景却遍布海南、闽南等地。她认为,地域的转换对她的写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氛围与民俗习惯,这些都值得被推到台前被大家看到。在《命悬一生》中,海南的城市风貌与方言习惯得到了生动的展现;而在《下神》中,闽南的游神、祭祖、宗族文化则成为了故事的重要背景。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地域文化,陆春吾在写作前会进行深入的调研工作。她会像写论文一样做文献综述,搜集当地的民俗、地方志等资料;会刻意去找那个地区作家的作品阅读,以了解其中的人文性与口语习惯;还会把自己想象成那个地方的人,去体验他们的节气、庆祝活动等。这种体验派的创作方式使得她的作品充满了真实感与代入感。

面对挑战与变化:写作中的疗愈与陪伴

面对短剧、AI写作等新形式的崛起以及阅读市场的变化,陆春吾认为创作者最难的是如何与短视频、游戏娱乐争夺大众的注意力。她认为网络小说有娱乐性与服务性,而自己则想要表达社会议题。如何将严肃议题融到相对轻松的语境下,是她面临的最大挑战。

<

尽管现实中陆春吾偏内敛甚至社恐,但她的笔下人物却常极端、激烈。她认为写作对她而言是一种疗愈与逃避现实的方式。高敏感又低抗压的创作者需要一个情绪的宣泄口,而写作正是她找到的最好方式。通过写作,她可以在书中给自己找答案,也想要用自己的故事给读者一个答案,让他们在故事中去寻找一种陪伴与共鸣。

陆春吾提到,阅读其实是一种疗愈过程。在阅读中,我们可以向人类整个文明发问,见证自己的痛苦并宣告其成立。那一刻我们会发现,原来自己的痛苦并非矫情或敏感,而是人类洪流中无数次发生过的。这种共鸣与陪伴让我们在写作过程中遇见很多读者,形成奇妙的缘分。我们萍水相逢却因为一个故事走进彼此、了解彼此,这种灵魂共振让陆春吾觉得人间值得来一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