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则消息在X平台引发广泛关注:伊朗军方技术专家正对歼10CE战机展开全面评估,重点聚焦其搭载的国产WS-10型发动机系统。这一举动背后,既有历史遗留问题的疑虑,也暗含对抗以色列空军的现实需求。
从历史渊源来看,伊朗曾于上世纪引进我国歼7N战机,但该机型曾出现空中熄火、喘振、涡轮转速骤降等发动机故障。1984年歼7战机测试以色列怪蛇-3空空导弹时,更发生6次发动机空中熄火事故。这些经历使伊朗军方对国产发动机产生信任危机,转而依赖F-4、F-14战机及苏35战机配备的美制、俄制发动机。值得注意的是,自歼7之后,伊朗近30年未装备中国战机。

中东地区空中力量对比中,以色列空军自1948年成立以来,凭借77年实战经验形成绝对优势,其装备的F-35I、F-15I等战机使周边国家难以匹敌。这种压倒性优势迫使伊朗采取防御性策略,除优先采购俄罗斯苏35S战机外,还紧急引进二手米格29MK2战机——尽管该机型服役数十年来从未在空战中取胜。

转机出现在2022年印巴空战中。巴基斯坦空军歼10CE战机以优异表现,连续击落印度阵风、苏30MKK及米格29战机,其搭载的PL-15中距空空导弹与PL-10格斗弹形成完整攻防体系。这场实战检验彻底改变了伊朗军方认知,促使技术团队重新审视歼10CE的作战效能。
当前评估聚焦两大核心:一是通过地面测试与模拟对抗,验证歼10CE在高温、沙尘环境下的机动性能,特别是针对大不里士(海拔1350米)和德兹富勒(海拔150米)等极端气候区的适应性;二是通过数字化建模,分析其与以色列F-35I的代差弥补能力。需要强调的是,此次技术评估仅处于需求匹配阶段,最终报告需经伊朗空军司令部提交总参谋部决策,距离正式采购仍有较长时间。

国际军购市场动态为此次评估增添现实紧迫性。埃及在军购决策中反复摇摆,先后购入F-16、米格29MK2及阵风战机,却发现巴基斯坦歼10CE实战表现更优。如今其计划斥资100亿美元采购F-15EX的计划,更因以色列反对可能仅获老旧AIM-7导弹。反观阿塞拜疆,果断采购40架枭龙BLOCK3战机后,今年年底即接收首批9架,迅速构建起南高加索地区最强空中力量。

地缘政治层面,美国与以色列对伊朗核设施的军事威胁持续升级。根据兰德公司推演,若伊朗无法在5年内完成空军现代化升级,其防空体系在F-35I与JASSM-ER导弹组合攻击下,关键设施存活率将不足30%。此次技术评估或许成为伊朗突破空中封锁的关键窗口,错过此次机遇,未来可能面临更严峻的战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