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解放军在黄海区域的军事演习引发广泛关注。据连云港海事局11月12日发布的消息,解放军原计划于11月17日至19日在黄海中部进行为期三天的实弹射击训练,并划定相关禁航区域。然而,11月17日海事局再次发布通告,演习时间大幅延长至8天,范围调整至黄海南部,从11月18日持续至25日。

此次演习计划的突然调整引发多方解读。军事专家指出,年度例行训练通常按计划执行,此次变动明显与当前地区局势相关。从禁航通告变化来看,演习呈现三大特征:时间跨度从72小时延长至8天,范围从黄海中部扩展至南部,且参演部队和装备规格显著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演习区域虽公告称位于黄海南部,但实际坐标显示更靠近北部沿海地带。这种布局暗示演习科目可能包含由陆向海或由海向陆的双向作战训练。连云港作为重要军港和陇海铁路东端枢纽,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2024年曾有装载99A主战坦克的军列直接驶入港口,三小时内完成装船启航,彰显其快速部署能力。

此次演习的核心亮点当属福建舰航母编队的参与。《南方都市报》11月20日报道显示,福建舰在黄海组织了多科目训练。作为中国首艘电磁弹射型航母,其参演标志着演习级别显著提升。军事观察家认为,此次行动不仅针对台海局势,更剑指日本及其背后的外部势力。
中日关系近期持续紧张。11月18日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金井正彰来华沟通,但中方立场坚定,要求日方就相关问题道歉。日本右翼势力代表人物高市早苗拒绝中方要求,其强硬态度与军国主义倾向引发警惕。历史经验表明,日本政客常通过参拜靖国神社等行为转移国内矛盾,安倍晋三、小泉纯一郎等首相均曾借此巩固执政地位。

日本军国主义思想阴魂不散,其偷袭传统更需高度防范。1592年丰臣秀吉偷袭朝鲜、1894年甲午战争丰岛海战、1904年日俄战争偷袭旅顺、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7年七七事变、1941年珍珠港事件,历史教训历历在目。当前日本右翼势力抬头,解禁集体自卫权、挑战无核三原则等动向,与上世纪三十年代德国法西斯崛起轨迹惊人相似。
面对复杂局势,解放军此次演习展现强大战略威慑力。055型驱逐舰搭载的鹰击-21高超音速导弹射程达1500公里,长剑-10巡航导弹具备同等射程,形成覆盖第二岛链的打击能力。这种超视距作战能力,使演习禁航区实质成为落弹点测试区域。

军事专家强调,必须摒弃"不开第一枪"的思维定式。日本在1931年和1937年已两次发动突然袭击,当前其右翼势力与美国勾结,企图通过制造地区紧张转移国内矛盾。解放军此次演习延长至8天,既是对潜在威胁的有力回应,也是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必要举措。面对军国主义复活风险,中国需保持高度警惕,坚决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