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AI 带来“恩格斯停顿”:效率提升但普通人会活得更难

时间:2025-11-21 21:03:45 来源:知识圈 作者:知识圈

虽然 AGI 长期的愿景美好,但AI 是否替代人类,是不可能回避的话题。

其实大部分人关心的不是人类长远的未来,而是自己这辈子能不能熬过去。

因为,科技会带来阵痛。

今天学到一个经济史里的概念叫:恩格斯停顿。

简单说就是技术突飞猛进、GDP狂飙,但普通人的工资却停滞不涨的那段空白期。

蒸汽机时代这个过程持续了40到60年。

刚好隔了两三代人。

第一代人手艺作废,第二代人进厂做苦力,直到第三代人才真正享受到技术红利。

对于历史这只是一瞬,但对于一个人,这就是一辈子。

为什么会有这几十年的停滞。第一是钱的流向变了。

技术带来的超额利润,并没有变成工资,而是被拿去买了更多的机器和建厂房。

资本的回报率远远跑赢了劳动回报率。

第二是技能贬值。

机器把原本需要高超手艺的活儿,变成了谁都能干的简单操作。

既然谁都能干,工人的议价权就没了。

这画面,太熟悉了。

现在 AI 行业最赚钱的是 Infra,企业靠 AI 赚了钱后第一反应是去买更多的GPU。

直到新技术完全普及,新工种变成主流,普通人的议价权才会慢慢回来。

这中间的时间差,就是科技会带来的阵痛,就是焦虑的根源。

恩格斯停顿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描述,工业化前期,工人的收入下降,生存境况每况愈下。这种情形自工业革命初期一直延续到1840年,该时期也被经济史学家罗伯特·艾伦(Robert Allen)称为“恩格斯式停顿(Engels' Pause)”。

在工业革命如火如荼的那段时间,经济增长,但增长带来的收益并未流向劳动者。1780—1840年间,英国工人的人均产量提高了46%,但实际周薪仅上涨了12%。

考虑到这段时间工人平均的工作时间还增加了20%,相当一部分工人的实际周薪其实没有增长,反而下降了。1850年的男性比1760年的男性更矮。为什么?因为吃不饱。

AI时代也同样面临这个问题,AI提高了效率,但这个收益会流向我们普通人吗?我们普通人能从AI进步中收益吗?就人类历史周期而言,AI依然带来“恩格斯停顿”,普通人生活更加艰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