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12年移动全球通金卡突遭封号 郑州用户异地囧途维权

时间:2025-10-01 06:06:27 来源:信网 作者:信网

来源:信网 责编:赵晓珊 2025-09-30 16:20:50


图片说明:图片由AI生成,与正文内容无关。

信网9月30日讯 打车软件无法使用、信用卡还款受阻、验证码收不到、雨天扫码买伞被拒……这些窘境发生在郑州移动全球通金卡用户李先生身上,而罪魁祸首竟是他使用了12年的手机号突然被封。这场现实版“人在囧途”不仅让李先生业务停滞,更暴露出运营商服务流程中的诸多问题。信网(热线0532-80889431)调查发现,此类无预警停机事件并非个例,用户权益保障亟待完善。

出差途中突遭封号 营业厅间“踢皮球”

李先生是郑州一家制造业企业的销售人员,其移动全球通金卡号码已使用12年。2025年9月20日,正在河南某地出差的他突然发现手机无法正常使用。“一开始以为是欠费,充了200元话费后仍显示停机。”随后,他收到移动发来的短信,称其号码“出现异常”,需携带身份证和手机卡到营业厅进行二次实人认证。

由于工作繁忙,李先生尝试通过中国移动App进行线上认证,却陷入死循环:“页面提示要断开无线网络、开启移动网络,但手机号被封了根本用不了移动网络!”无奈之下,他只能利用出差间隙前往附近营业厅,却被告知需到当地最大营业厅办理。然而,最大营业厅的工作人员又表示必须到号码归属地郑州处理。

“就像被踢皮球一样,从县城到市区,最后不得不退掉回公司的车票,重新买票回郑州。”李先生感叹,若非在省内出差,后果不堪设想。

解封需等2到4周 用户损失谁来担?

回到郑州后,移动营业厅告知李先生,其号码“涉嫌诈骗”,需提交公司工作证明、营业执照复印件,签署相关协议,并配合核查通话记录。更令他崩溃的是,工作人员表示解封时间“可能要2到4周,甚至更久”。“这个号绑定了所有业务系统,客户联系、订单处理都靠它,根本等不起!”李先生称。

停机带来的连锁反应远超预期。工作上,他无法接收客户管理系统验证码,业务沟通几乎停滞;生活中,银行卡、信用卡、支付软件均无法登录,信用卡还款逾期风险陡增。“那几天河南下大雨,我淋着雨到处跑,没等办完业务就发烧了。”李先生回忆,停机期间,他额外产生了交通费、临时办卡费等直接损失,至少500元-1000元。

“我那天只打了十几通业务电话,绝非异常,更不可能涉诈。”李先生质疑运营商判定标准模糊,且未尽到提前告知义务。

投诉后快速解封 封停原因仍成谜

在多次与移动客服沟通无果后,李先生向工信部等部门提交投诉。令人意外的是,9月24日下午,被停机5天的号码突然恢复正常。“移动打电话道歉,说不是系统问题,是一个什么‘行动’,但没解释清楚封停原因。”李先生表示,客服仅提出退还停机期间话费,对用户损失和资料安全只字不提。

“我提交的资料盖有公司公章,涉及经营信息和个人隐私,万一泄露怎么办?”李先生认为,运营商未保障用户知情权和应对时间,且服务流程存在严重瑕疵。

针对此事,信网联系中国移动河南分公司。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已针对用户诉求逐级反馈,但对于“封停判定标准”“未提前通知原因”“损失补偿方案”等问题,仅称“已记录,后续由专人答复”。截至发稿,信网尚未收到回复。

无预警停机非个例 运营商服务遭质疑

信网在黑猫投诉平台发现,共有679条关于“二次实人认证”的投诉。小红书、短视频等平台也有大量用户反映,在无欠费、无违规情况下,因异地旅游、连续拨打电话、绑定宽带后长期不通讯等场景被无预警封停,甚至新办卡用户短期内多次被封。

“线上认证需用被封手机号的移动网络”“App人脸认证仅支持安卓手机”“境外用户需回国办理”……网友吐槽二次认证流程繁琐,部分要求极不合理。

青岛市网络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AI调解员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运营商若存在“停机号需开移动网络”等线上认证障碍,或线下营业厅推诿责任,已构成服务瑕疵。李先生产生的近千元损失与瑕疵直接相关,有权主张赔偿。同时,用户有权使用合法电信服务,运营商“建议注销敏感号”的说法无法律依据。

信网将持续关注此事进展。(耿润)


短信截图(来源:受访者)


认证截图(来源:受访者)

[来源:信网 编辑:赵晓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