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中国海军迎来历史性时刻,福建舰完成三机连弹测试的消息引发全球关注。中国官方首次公开空警-600预警机弹射起飞画面,同时歼-35隐身战斗机与歼-15T舰载战斗机成功实现起降,标志着福建舰电磁弹射系统正式形成战斗力。这一突破性进展不仅展现了中国航母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更让国际社会为之震动。
据央视新闻9月22日报道,歼-15T、歼-35和空警-600三型舰载机已完成福建舰首次弹射起飞与着舰训练。作为中国首艘电磁弹射型航母,福建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设计,满载排水量达8万余吨,其电磁弹射与阻拦装置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测试并非首次,早在4月底,航空航天开源组织便披露歼-35已完成电磁弹射测试,印证了中国五代隐身战斗机技术的成熟度。
此次测试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歼-35隐身战斗机。作为全球首款实现电磁弹射起飞的五代机,歼-35搭载世界最先进的电磁弹射装置,配合电磁阻拦系统完成起降。军事专家指出,当歼-35从福建舰甲板腾空而起的瞬间,中国航母的制空、制海与对陆打击能力已跻身世界第一梯队。这种技术突破不仅体现在单机性能,更标志着中国海军作战体系的全面升级。
空警-600预警机的亮相同样具有战略意义。这款中国自主研制的首款舰载固定翼预警机,采用可折叠机翼设计,显著提升航母甲板调度效率。其装备的有源相控阵雷达采用氮化镓T/R组件,探测距离达450公里,可同时跟踪300个目标。与美军E-2D预警机相比,空警-600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多目标处理能力提升2倍,200公里内数据传输仅需0.3秒,抗干扰能力超传统技术500倍。
在9月3日的大阅兵中,空警-600首次公开亮相即引发高度关注。央视解说词特别强调:“预警指挥机梯队展现了中国军队海空预警指挥体系发展新成果。空警-500A、空警-600预警机,分别在4架歼-16战机、4架歼-15T舰载机的护卫下,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这段解说清晰展现了预警机在现代海战中的核心地位。
从战术层面看,空警-600构建起完整的空中指挥体系。当其发现300公里外可疑目标时,可通过高速数据链将信息传输给歼-15T实施电磁压制,同时引导歼-35进行隐身抵近识别。确认威胁后,空警-600可综合多方信息,引导PL-15等导弹发起攻击。其机载电子支援测量天线阵能精确定位敌方雷达信号,配合歼-15D实施电磁压制,形成完整的作战闭环。
美国驻华大使馆对此次测试的反应颇为耐人寻味。在消息公布后,美方第一时间在社交平台发布“转发”二字,这种简洁到近乎敷衍的回应,与福建舰测试展现的技术实力形成鲜明对比。军事观察家指出,这种反应恰恰暴露了美方在航母技术领域优势被逐步追赶的焦虑。
央视旗下自媒体“玉渊谭天”深入分析了福建舰的三大战略意义:其一,打击范围覆盖第二岛链,显著提升中国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其二,弹射型航母可搭载更多机型,形成完整的舰载机作战体系;其三,航母数量的增加将重塑地区军事平衡。这些分析揭示了福建舰服役对中国海军战略转型的深远影响。
回望2016年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太平洋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共同发展”的表态,再到如今福建舰展现的技术实力,中国海军的发展轨迹清晰可见。从近海防御到远洋护卫,从体系空缺到完整构建,福建舰的三机连弹测试标志着中国航母战斗力实现从“有无”到“体系化”的历史性跨越。正如“国宝级”专家马伟明所言:“领先,就领先美国!”
随着三型舰载机在福建舰上实现成功起降,这艘8万吨级巨舰的正式服役已进入倒计时。当空警-600、歼-35、歼-15T形成完整作战体系,中国海军将具备超高出动率运作五代隐形战机、重型电子战机和固定翼预警机的能力。这种技术跨越不仅改写了航母作战模式,更让中国在远洋军事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站在历史的角度审视,福建舰的三机连弹测试具有里程碑意义。它证明了中国在高端军事装备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展现了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坚定决心。当这艘承载着民族复兴梦想的航母驶向深蓝,每个中国人都将成为这段历史的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