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图司克宣布关闭白俄罗斯边境口岸已近半个月,大量货物因此积压。尽管各方积极应对,但作为为数不多通往欧洲的陆路通道,中欧专列已成为波兰手中的关键筹码。波兰此时亮出这张底牌,背后必然有深刻的战略考量。
除中欧专列外,连接亚欧的主要航线还有三条:北极航道、苏伊士航线及好望角航线。这三条航线均依赖海运,而海权问题及公海区域的不确定性,使得中欧专列的陆路运输优势愈发凸显。
北极航道:时间短但风险高
北极航道最大的优势是航程短,但每年通航期仅四个月,需投入大量破冰船及卫星定位系统,前期成本不亚于中欧专列。尽管能缩短运输时间并降低成本,但需经过美俄防区,尤其是白令海峡,安全风险显著。此外,北极航道依赖俄罗斯配合,其诉求可能不亚于波兰。
苏伊士航线:成熟但隐患多
苏伊士航线距离和运输时间略长于北极航道,但作为传统海上通道,成熟度较高。然而,苏伊士河河道浅,大型货轮无法通行,且需缴纳过路费。更严峻的是,胡赛武装对航道的控制使国际货运公司望而却步,部分企业已暂停该航线业务。与中欧专列相比,苏伊士航线的风险性和成本均更高。
好望角航线:绕行远且风险大
作为苏伊士航线的替代方案,好望角航线需绕行非洲南端,运输时间增加约五分之一,成本同步上升。好望角海域风浪大、风险高,普通货轮难以通行。亚洲至欧洲的航程普遍需50天,时效性劣势明显,难以满足紧急货物需求。
综合对比:中欧专列优势显著
北极航道、苏伊士航线及好望角航线均依赖海运,虽成本较低,但周期长、风险高,且部分航线超出控制范围。相比之下,中欧专列作为唯一稳定陆权通道,在时效性、安全性和可控性上更具优势。波兰此时关闭口岸,实为精准布局:在保障自身利益的同时,迫使相关方提供安全保障,否则将放弃短期利益以换取长期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