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归队》创作座谈会举行,高满堂:创作灵感源于生活

时间:2025-09-24 15:29:20 来源:新京报 作者:新京报

新京报讯(记者刘玮)“只要打不死,那就打不散!”这句铿锵有力的话语,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无数平凡人在极端环境下用生命践行的信仰。近日,由国家广电总局指导,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和北京市广电局共同主办的电视剧《归队》创作座谈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和媒体的关注。


在座谈会上,著名编剧高满堂深情分享了自己在创作《归队》时的心路历程,以及40余年的编剧心得。他坦言:“作为《归队》的编剧,我在剧集播出结束后,悬了四年多的心才终于放下。因为我深知,这部剧承载着东北抗联先烈的英勇事迹,我唯恐自己未能写好,愧对他们的牺牲。”高满堂表示,在创作过程中,他努力将自己代入剧中情境,以触摸真实灵魂、开拓艺术世界。他认为,创作者应有一个“根据地”,应多读书、多走路,沉下心来,因为“想象力、创作力是从生活中、人生的深刻追踪中发现的”。

《归队》作为国家广电总局重点指导剧目、北京市广电局重点扶持项目以及“北京大视听”重点文艺项目,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该剧完整展现了东北抗联十四年抗战历史的剧集,以宏大叙事、真挚情感与珍贵史料,填补了该题材领域的叙事空白。



作为《归队》的导演,臧溪川对这部作品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表示:“这部作品的情感线是被精心编织的,其呈现的‘归队’既是身体的归队,更是信仰的归队。”在《归队》中,演员们没有使用过多的表演技巧,而是扎根于角色的年代,用人性的深度构成了这部剧表演的灵魂。剧中的经典台词“只要打不死,那就打不散”,不仅成为了东北大地的魂魄,更是刻在东北抗联里的信仰,是汲取力量的火种,这也成为了剧组共同的创作信念与源泉。

在电视剧《归队》中,主演胡军饰演的排长老山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小队失散后,即便孤身一人,他也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为了寻找战友、归队继续战斗,不惜忍饥挨饿,穿越茫茫雪原,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毫不退缩。座谈会现场,胡军表示:“鲁长山不是一个符号,而是一个在极端环境下有挣扎、有恐慌、有害怕,但是从未放弃的抗联战士。”在他看来,这部剧让当代年轻人看到了过去的日子,让大家能感受到当年抗联战士抛头颅、洒热血的无畏大义,生发出敬仰之情。


作为《归队》中“兰花儿”的饰演者,演员袁姗姗也分享了她的创作感受。她表示,《归队》不仅是一部影视作品,也是一次对历史的郑重回望。它让无数抗联先烈的故事从史料里走出来,变得可感可触。“我能以兰花儿的身份参与其中,更像是获得了一次与先辈跨越时空对话的机会,让我真正触摸到那段不屈岁月的温度,读懂‘英雄’二字背后沉甸甸的分量。”袁姗姗深情地说。


此次《归队》创作座谈会的成功举行,不仅为业内人士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也让更多观众对这部剧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编辑 徐美琳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