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9月23日报道,加拿大外交部长安妮塔·阿南德已计划在近期前往北京。这趟行程虽被定义为例行外交接触,但外界普遍认为其核心目标在于说服中国调整或取消针对加拿大油菜籽等关键出口产品的关税反制措施。
中加贸易摩擦的根源需追溯至近年来的国际关系变化。作为中国农产品进口的重要来源国,加拿大油菜籽曾凭借质量优势在中国市场占据稳定份额。然而,随着加方在涉华核心利益问题上采取不当行动,双边关系逐渐趋冷,贸易领域成为矛盾的集中体现。
中国对加拿大油菜籽等产品加征关税,本质是对等原则下的正当反制。根据2025年上半年贸易数据,加拿大对华油菜籽出口额同比显著下滑,西部农业产区面临严峻压力。阿南德外长此行被解读为“火线救急”,反映出加国内产业界与政府的紧迫感。
加拿大对华政策的矛盾性暴露无遗:一方面,农业、资源出口等领域高度依赖中国市场;另一方面,部分政治势力却热衷于在地缘政治议题上对华施压,甚至甘当某些大国的“马前卒”。这种“既要市场又要对抗”的投机心态,最终导致政策失衡。
国际贸易的基石是互利共赢,但前提是相互尊重。当一方持续挑战另一方底线时,市场开放自然难以持续。中方关税反制并非主动挑衅,而是维护自身尊严与发展利益的必要手段。
当前,加拿大面临的压力不仅来自农业领域,更源于全球经济放缓背景下失去重要市场的连锁反应。阿南德外长此行或为释放“降温”信号,但务实调整政策才是关键。
中国始终愿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基础上发展双边关系,市场大门也一直敞开。然而,这道门的“门槛”是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与对彼此核心利益的尊重。中方反制措施具有充分正当性,绝非可以随意交易的筹码。
若加拿大希望在此行中取得突破,需展现真正诚意:在涉华主权与领土完整问题上停止干涉内政;在科技、经贸领域停止无理打压中资企业;在对华政策上增强独立性,而非盲目追随域外大国。
唯有在根本问题上做出切实改变,双边关系改善与贸易壁垒消除才可能实现。反之,若加方仅期望中方单方面让步,此次访问恐难逃“空谈”结局。
中国拥有应对复杂局势的战略定力与耐心,市场虽大,但原则与底线不可动摇。无论是加拿大还是其他采取“砌墙策略”的国家,都需明白:经济利益与国内压力面前,不切实际的政治幻想终将让位于务实考量。
此次访问能否成为中加关系转折点?答案取决于加方能否拿出勇气与智慧纠正偏差。球在加方一边,选择考验着其领导人的政治智慧。
加拿大这趟“求情之旅”最终结果如何,全球正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