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带娃吃完西贝儿童餐的宝妈李女士,刷到手机里贾国龙宣称“西贝没有一道预制菜”的采访视频,气得差点摔了餐具——她家娃啃了半根的鳕鱼条,分明是冷冻复热的,菜单上“现炒”的西兰花,保质期竟标着24个月。这哪是“家庭食堂”,分明是“预制菜仓库”!
这场预制菜风波,早在9月中旬就被罗永浩一语点破:“西贝全是预制菜还卖这么贵!”本想靠开放厨房自证清白,结果媒体拍到的全是半成品加热、食材过期的实锤。温州某门店厨师长戴着手表颠勺,员工没健康证上岗,漏勺通下水道,用的还是廉价转基因大豆油——这哪是“后妈严选”,简直是“后厨惊魂”!
最扎心的当属儿童餐。有妈妈晒出孩子吃剩的鸡翅,表皮全是冻痕,服务员承认“中央厨房冻好的”。累计卖出1100万份的儿童餐,多少家长冲着“干净放心”掏钱,结果喂给孩子的是“时间的味道”?有宝妈算账:“我家娃1岁半,这菜比我孩子年纪都大!”西贝客服却嘴硬:“这是预加工不是预制菜。”
口碑崩了怎么办?西贝的“公关三连”堪称教科书级反面案例:
第一招:雇人演戏探店
9月18日,网友爆料西贝通过第三方招募博主“演戏探店”:1万粉丝就能报名,自费200元吃饭,发好评拿150-300元稿费,名额500个。有博主一顿点1185元菜,拿320元“稿费”,视频里夸“羊肉串焦香四溢”,私下吐槽“全是冻货味儿”。更离谱的是,有人教孩子对着镜头说“西贝真好吃”,被网友骂:“为了几百块教坏孩子,良心不会痛吗?”
第二招:送可疑月饼
最近去西贝吃饭送“感谢支持”月饼,结果月饼盒生产日期不对劲——蓝光一照,“2025年8月”下面隐约透着“2024”旧码。网友直指:“是不是去年存货换包装?”这操作让人想起南京冠生园篡改日期旧事,连5月份“牛身份证”的恶心操作都被翻出:印着当天被杀牛的照片,美其名曰“证明新鲜”,结果把食客恶心得吃不下饭。
第三招:征文集赞免费吃
西贝鼓励食客写优点发朋友圈集赞换餐,结果评论区全是阴阳怪气:“优点就是会忽悠?”“集赞不如集实锤,我这儿有后厨漏勺通下水道的视频。”
道歉信倒是发了,但通篇“生产工艺与顾客期望有差异”“坚守食品安全底线”,绝口不提“预制菜”,只承诺整改8道菜。贾国龙之前嘴硬“西贝没有一道预制菜”,甚至要起诉罗永浩,结果被拍到半成品加热,现在又说“预加工不是预制菜”。可国家规定写得清楚:保质期超72小时的预包装食品,就得标“预制菜”。
消费者不是跟预制菜过不去,而是反感“明着卖预制菜,暗着标现做价”。2021年西贝21元的馒头、2023年29元3只的蒸饺,早就让消费者心里失衡,现在预制菜实锤,不过是压垮信任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今西贝全国370家店,租金工资压得喘不过气,销售额下滑10%,机场门店冷冷清清,旁边小馆子却坐满人。说到底,餐饮行业拼的不是公关套路——退掉几车预制菜,不如让锅灶冒热气;发三百块稿费,不如把33元的辣椒炒肉多放几勺肉。
距离整改deadline没几天了,西贝是能把食材保质期摆上台面,把儿童餐鳕鱼条来源说清楚,还是接着玩文字游戏?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三番五次。你最近吃过西贝吗?遇到过预制菜翻车的情况吗?评论区聊聊你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