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莜面村创始人贾国龙近期因网络舆论成为焦点,这位内蒙古汉子在创业路上既经历过赔光家底的至暗时刻,也缔造了全国餐饮连锁的商业传奇。从广东海鲜酒楼的惨败到西北菜帝国的崛起,其创业历程堪称中国餐饮业的教科书级案例。
海滨求学萌发商业基因
1967年生于内蒙古巴彦淖尔的贾国龙,1986年考入大连水产学院后展现出惊人商业嗅觉。他发现大连香烟与家乡存在价差,通过跨区域倒卖赚取差价,这段经历为其日后经商埋下伏笔。1988年因身体原因退学后,他用家人凑的5000元启动资金,在石家庄与内蒙古间倒卖小商品,迅速积累起万元财富。
海鲜酒楼遭遇滑铁卢
1997年受朋友邀请南下深圳,贾国龙斥资打造"西北风味海鲜"酒楼,特地从内蒙古聘请厨师团队。但广东消费者对海鲜烹饪有固定偏好,西北式做法遭遇水土不服,9个月亏损百万后被迫关张。1999年转战北京承包海鲜大酒楼,四个月再次亏损百万,两次失败让他意识到地域饮食文化的巨大差异。
回归本源缔造餐饮帝国
经历两次重创后,贾国龙果断将北京酒楼转型为莜面美食村,专营内蒙古特色菜肴。投入十万元邀请德德玛代言,通过北京媒体密集宣传,迅速打开市场。2002年北京地区年营业额突破亿元,随后开启全国扩张,在深圳、天津、上海等城市开设分店。
快餐化探索屡遭挫折
为实现"全球每个城市都有西贝"的愿景,贾国龙2016年起连续推出西贝燕麦面、麦香村、超级肉夹馍等十余个子品牌。但多数项目折戟沉沙,西贝燕麦面短期停运,弓长张未开业即终止。这些尝试暴露出快餐与传统中餐在运营体系上的本质差异。
预制菜风波引发信任危机
近期预制菜争议中,贾国龙坚持国家标准定义:工厂完成整道菜烹饪,门店仅需加热。但消费者质疑21元馒头使用预制肉馅,43元炒鸡蛋实为冷藏加热品。面对"花现做钱吃预制菜"的批评,西贝最终道歉并推出改进措施。
试错哲学背后的商业智慧
贾国龙曾总结:"试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成功地知道此路不通"。从内蒙古小吃店到400家连锁门店,其创业轨迹印证了这句话。当前餐饮业面临传统工艺与现代效率的平衡难题,如何重建消费者信任成为关键课题。
参考资料
1.正观新闻:《9年出了11个子品牌,贾国龙终于放下快餐执念?》
2.网易新闻:《西贝杠上罗永浩,贾国龙这一步棋,走错了!》
3.新浪财经:《新零售创业西贝创始人贾国龙誓做10w+门店,如今靠一碗面年入36亿》
4.网易新闻:《他,20岁辍学,30岁请内蒙古大厨到广东做海鲜,50岁开了400家店》
5.财联社:《西贝贾国龙:我现在陷入自证清白循环》
6.创业邦:《两年亏了3000万,他未来要开10万+门店》
7.网易新闻:《全网“追杀”西贝贾国龙!》
(小可 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