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柯文哲案北检不抗告背后:台湾司法现状剖析

时间:2025-09-25 12:53:01 来源:新时光点滴 作者:新时光点滴

民众党前主席、前台北市长柯文哲因京华城案被控图利、收贿,此前以7000万新台币交保。在抗告期限前夕,北检宣布不会抗告,这一决定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精神科医师沈政男直言,司法并非绝对自由心证,检察官与法官作为人,必然会受到舆论的影响。他指出,大罢免的失败是北检不抗告的重要原因,未来只要选票冲高,柯文哲的司法处境或将更为安全。



沈政男在24日发文表示,北检本应在第一天就宣布不抗告,却拖延至第九天,这种做法无异于凌迟。不抗告声明中还隐含恐吓意味,称若柯文哲再乱讲,将可能再次被关押。他批评道,这种官腔耍到如此程度,实在令人大开眼界,全世界恐怕难有这样的检察官。他呼吁,台湾的司法教育与训练必须进行全盘检讨。

沈政男进一步指出,北检十天前就不准备抗告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六个字:大罢免大失败。他认为,法律就是常识,而常识即是一般人的见解。司法人员对案件的看法,必然会受到一般人集体看法的影响,而选票则是民意最明确也最有力的展现。大罢免的完封,选民对于柯文哲司法待遇的同情是重要因素,这几乎已成为选后论者的共识,无论蓝白绿阵营都有这样的看法。更明确地说,很多人通过手中的选票表达了对政治办案、司法迫害的抗议。

沈政男强调,司法并非自由心证,检察官与法官都是人,必然会受到舆论的影响,并可能对自己的看法产生质疑。否则,何必推行国民法官制度。他指出,选票冲得越高,柯文哲就越安全。去年柯文哲被收押的第一天,就体现了这一点。柯文哲涉及的四个案子中,收贿已经确定无罪,因为没有查到收贿金流。但其他三个案子,如图利、侵占公益与背信,则横看成岭侧成峰,端视法官的主观意见,因为法条本身就订得很不完备。

沈政男直言,这就是台湾司法的现状。因此,如果舆论表达越强烈,大家都认为柯文哲清白无罪,将来的审判当然对他越有利。他预测,依照北院一审法官一开始就想让柯文哲以三千万交保来看,判十年以下的机率最高。图利应该会判无罪,收贿不用说了,至于侵占公益与背信,则可能轻判几年,给社会一个交代,然后让二审去处理。他指出,只要法官想要干预政治,现在就有一个最好的机会。台湾的典章制度处处都是问题,这又是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