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骗过中央、欺瞒百姓,昔日首富沦为“首骗”,把他吹捧的太神了

时间:2025-09-25 23:00:59 来源:揽星河的笔记 作者:揽星河的笔记



当年媒体把他吹成“用罐头换飞机的天才”,好多想发财的人把他当“救星”。

可把那些好听的包装拆开才知道,他说的那些“大计划”全是瞎画饼,所谓的“商业神话”其实满是骗局!

现在再看当初吹他的那些话,简直可笑到家了这个把骗人本事用到顶的人,到底是怎么被捧成“神”的?

出狱后的双重意外



2016年9月的北京,76岁的牟其中走出监狱大门。

头发花白的他,脸上满是岁月的痕迹,可眼神里却藏着一丝不服输。

当时不少媒体围着他,话筒都快递到嘴边,他张嘴就说要重组南德集团,召集以前的老部下,再干一番大事业。



更让人意外的是,18年的牢狱生活,没让他变成穷光蛋。

早年间他为员工盖的北京门头沟3栋楼、264套房产,跟着城市发展市值直接涨到了10亿。

有记者问他靠啥养老,他摆摆手说“不稀罕”,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东山再起”。



可谁还记得,几十年前,这个被不少人吹捧成“商业奇才”“时代先锋”的男人,曾把中央骗得团团转,把老百姓忽悠得晕头转向,最后从万众瞩目的首富,变成了人人喊打的“中国首骗”。

现在再回头看,当初那些把他吹上天的话,简直荒唐得可笑。

巅峰与崩塌的伏笔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吹遍中国,到处都是“下海”经商的热潮。

那时候政策模糊,信息又不透明,不少人靠着“钻空子”赚了第一桶金,牟其中就是其中一个。

他最早在重庆倒腾座钟,别人不敢大量进货,他偏敢砸钱囤货,再高价卖出去,没几年就赚了不少钱。



真正让他“一战成名”的,是1990年代的“罐头换飞机”。

当时苏联刚解体,经济一塌糊涂,老百姓缺衣少食,可他们有飞机,而中国民航发展得快,急需飞机,却没那么多外汇。

牟其中瞅准了这个机会,拍着胸脯说能解决难题。



他一边联系中国的罐头厂、皮衣厂,凑了500车皮的日用品,一边跟苏联那边谈,用这些东西换了4架图-154客机,转头就卖给了四川航空,一下子净赚1.6亿。

这事儿一传开,牟其中立马成了“商业英雄”。

媒体把他吹成“跨界贸易第一人”,说他“用智慧撬动了国际市场”。

不少想发财的人把他当成偶像,觉得跟着他就能赚大钱。

可很少有人想,这种“空手套白狼”的模式,根本不是什么正经生意,全靠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一旦环境变了,迟早要栽跟头。

尝到甜头的牟其中,野心越来越大。



他开始编造更离谱的“神话”,还搞出了一个所谓的“一度理论”,说只要补齐一个关键要素,就能做成大事。

靠着这套歪理,他抛出了一个又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计划。

他说要“炸开喜马拉雅山”,还拍着图纸跟人讲,炸个50公里宽的口子,让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吹到中国西北,把戈壁滩变成鱼米之乡。



当时不少人还真信了,觉得他有“大格局”“敢想敢干”,甚至有官员都被他说动,想支持他的“宏伟计划”。

可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喜马拉雅山是世界屋脊,地质结构复杂,随便炸开不仅会引发地震、泥石流,还会破坏生态环境,这根本就是异想天开。

接着他又说要投资100亿,把满洲里打造成“北方香港”,建成国际贸易中心。



他拉着当地官员画大饼,说能带来多少就业、多少税收,还搞了盛大的奠基仪式。

可仪式一过,除了一块奠基石,啥也没干,100亿的投资更是没影的事儿。

最让人咋舌的是,他还想搞卫星发射。



比马斯克早二十年,他就说要建全球卫星网络,还真的把两颗卫星送上了天,赚了几千万美元。

这事儿又让他火了一把,有人说他“走在科技前沿”“有远见”。

可实际上,他根本不懂卫星技术,就是找了国外的公司合作,把卫星当“商品”倒卖,本质上还是投机。



为了让这些“神话”看起来更真实,牟其中还拉了不少能人入伙,冯仑、潘石屹这些后来的商界名人,都曾在他的南德集团工作过。

他给员工画大饼,说公司以后能上市,能做成世界500强,不少人被他的“愿景”打动,跟着他一起“造梦”。

可虚假的泡沫,迟早会破灭。

牟其中的这些计划,大多只停留在嘴上,没一个能真正落地。



为了维持公司运转,他开始走歪路。

他跑到陕北,说要投资50亿发展当地经济,骗当地政府信任,想违规套取国家的扶贫贷款。

他还伪造进出口合同,从银行骗了近6亿的信用证。

可是纸终究包不住火,1999年,牟其中的骗局被揭穿,他第三次站上了被告席。



这时候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个被吹得神乎其神的“商业奇才”,根本就是个大骗子。

他骗过了中央的官员,让他们差点相信他的“宏伟计划”。

他欺瞒了老百姓,让不少人跟着他投资,最后血本无归,他也忽悠了自己的员工,让他们陪着自己做了一场荒唐的“发财梦”。

铁窗里的坚守



被判入狱后,牟其中的日子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落魄。

他在监狱里每天坚持12小时写作,还高强度运动,靠着小姨子夏宗伟跟外界联系。

夏宗伟以前是他的秘书,比他小近30岁,在他坐牢的近二十年里,一直帮他打理外面的事,传递消息,还替他申诉。



可就算在监狱里,牟其中也没真正反思自己的问题。

他写的手稿,全是关于政经局势的宏观大论,绝口不提自己当年违规骗钱、编造谎言的事,还觉得自己是“被时代冤枉的英雄”。

这种执迷不悟,也为他后来复出失败埋下了伏笔。

新时代里的叙事失效



2016年出狱后,76岁的牟其中还是没认清现实。

他召集旧部,开了场轰轰烈烈的复出发布会,说要研究区块链,还要开发西伯利亚。

可时代早就变了,现在信息透明,资本也变得理性,没人再相信他那套“画大饼”的套路。



2020年,他提出“智慧文明生产方式”,2024年又搞“南德试验”,想吸引学员交钱加盟,可没几个人买账。

有记者去参加过他的私人酒局,看到他坐在角落里,眼角全是皱纹,说话也没了当年的底气,跟以前那个意气风发的“首富”判若两人。

他手里握着10亿房产,明明能安享晚年,却偏要抱着不切实际的野心,最后只能在无人问津的角落里,守着自己的“商业梦”。



现在再回头看牟其中的一生,真让人唏嘘。

当初那么多人把他吹捧成“神”,说他是“商业传奇”“时代先锋”,可这些吹捧,全是建立在谎言和投机之上。

他确实有过人的胆量和眼光,能抓住时代的漏洞,可他却把这份能力用错了地方,靠欺骗和违规来满足自己的野心,最后沦为“首骗”,完全是咎由自取。



而那些曾经吹捧他的人,也该好好反思。

当时要是能多一分理性,少一分盲目,就不会把一个投机骗子捧上神坛,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因为相信他而吃亏。

信息来源:2016-09-27澎湃新闻——前中国“首富”、南德集团前董事长牟其中服刑16年今日出狱
2021-05-03澎湃新闻——牟其中:赚钱也太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