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笔者在采访某企业时,曾听企业负责人吐槽当地营商环境:'招商引资时说是筑巢引凤,引进来后就变成了雁过拔毛。'旁边一位股东更是直言:'雁过拔毛还算好的,就怕被他们直接宰杀吃了。'如今看来,这位股东的担忧,正在某些地方成为现实。
近期,媒体持续关注了一起引发广泛争议的事件。2017年,重庆泰克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招商引资,在贵州仁怀市茅台镇投资8亿元建设了一座白酒生产污水处理厂。该厂设计日处理污水能力达15000吨,服务辖区内1045家白酒企业,是贵州规模最大的白酒污水处理项目。
茅台镇作为中国著名的白酒产地,大量白酒生产企业必然产生大量污水。这座污水处理厂不仅解决了环保难题,更是一项高利润项目,年纯利润可达8000万至1亿元。然而,正如《西游记》中唐僧肉引来妖魔鬼怪,这座'金矿'也引来了某些人的觊觎。
2022年6月10日上午9时许,仁怀市工业和商务局(现工业能源和科学技术局)相关负责人突然到访污水处理厂,宣读《解除合同通知书》,强行赶走厂内工作人员并接管了企业。给出的理由是:'厂里财务管理混乱,存在资不抵债风险。'从钢刀明抢到文件'合法'抢夺,现代版的'抢劫'手段似乎更加'文明'。
污水处理厂被接管后,有关部门将这座投资8亿多元的企业交给了北京一家环保公司运营,而真正的投资方却被扫地出门。在法治社会,即使是'抢'也要披上'合法'的外衣。仁怀市工业和商务局为此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确认解除合同有效,这一行为被网友戏称为'强盗抢人后还要衙门判决抢劫合法'。
幸运的是,遵义市中级人民法院守住了法律底线,驳回了工业和商务局的诉求。但令人惊讶的是,尽管诉讼被驳回,仁怀方面仍继续占据厂区不归还。毕竟,'吃到嘴里的肉,哪有吐出来的道理'。就这样,时间来到了2025年。
当黑云笼罩大地时,舆论或许会成为刺破黑暗的那一束光。这起事件首先被媒体人刘虎曝光,随后《华商报》、《奔流新闻》等媒体相继报道,大象新闻也发布了视频新闻。茅台镇,除了美酒之外,再次因这起事件闻名天下。网友的批评声浪比茅台镇的白酒还要汹涌,有网友甚至发起倡议:'此事不真相大白,不喝仁怀市的白酒!'
在舆论压力下,怀仁市人民政府发布情况通报称:'已成立专班对该情况展开全面调查,将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依法依规清理历史遗留问题,对侵害企业家正当利益的行为严肃追责问责,对采取非法手段谋取不当利益的行为依法查处,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三年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告诉我们:'没有保护伞,就没有黑社会。'退潮后,才知道谁在裸泳。这起茅台镇事件背后,究竟会牵出多少'妖魔鬼怪'?谁在冲在第一线'抢劫'?哪些人在分利?哪些人在渎职?哪些人在犯罪?哪些人在充当保护伞?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我们不看怀仁市有关部门怎么说,只看最终结果。如果这条藤上的'蚂蚱'们不被连根拍死,茅台镇何以敬法治,何以敬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