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为何中日历史伤痕难愈?中国为何无法彻底原谅日本?

时间:2025-09-20 13:35:59 来源:陆弃 作者:陆弃

文︱陆弃

九月十八日,距离“九一八事变”已过去九十四年,然而对于日本政府而言,这段历史似乎仍是一个未解的谜题。许多日本专家困惑不已:为何只有日本成为了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痛?为何中国人对日本的仇恨,历经岁月洗礼,依旧难以消解?相较于其他侵略过中国的国家,为何日本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如此深刻的烙印?

探寻原因,或许仍需从日本政府的态度与行为入手。时光荏苒,这段历史已融入复杂的国际政治框架,但对于中国人民而言,那段屠杀与折磨的记忆,却永远无法抹去。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这不仅是每个中国人心中的信条,更是中国社会集体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九十四年过去,历史的伤痕依旧清晰可见。对于日本所造成的伤害,这份历史不仅仅是“过去”,而是依然深深触动着每一代人的情感。



曾经,西方列强为从中国攫取利益,发动了令中国百姓痛苦的鸦片战争,其伤害与日本相比,显得微不足道。西方国家的目标简单直接,即在中国市场上分一杯羹,而日本的目标则远不止于此。甲午战争后,日本开始了其侵略计划,不仅抢夺中国土地,更企图摧毁中国民族。日本的目的,是“取而代之”,这种邪恶动机令人不寒而栗。

自1931年9月18日“奉天事变”起,日本彻底撕下了“文明国”的伪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侵占了东北三省。当时,中国人民抗争精神坚定不移,但面对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日本侵略者,却显得力不从心。日本不仅武力侵略,还大肆进行文化“洗脑”,推广所谓的“满洲国”,企图彻底拆解、控制中国。

这一切背后,是精心策划、冷血执行的阴谋。战争中,超过3500万中国军民付出了鲜血与生命的代价。正是在这一波波残酷的屠杀与非人道实验中,整个中国社会几乎陷入了血海。时至今日,中国人仍无法忘记那段历史,无法原谅那些未曾悔改的侵略者。



然而,令人愤怒的不仅是当时的历史,更是日本政府的态度。与德国深刻反思、忏悔不同,战后的日本政府却表现出了强烈的否认与不悔改。德国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进行反思,甚至在1970年,西德总理勃兰特下跪表示歉意,这一举动让世界为之动容。而日本呢?自20世纪50年代起,政府就开始修改教科书,将“侵华战争”改为“进出中国”,甚至不惜篡改历史,掩盖侵略罪行。

自1960年代起,日本的教科书逐步抹去侵华历史的痕迹,至今,这种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几乎已“根深蒂固”。更令人愤怒的是,日本政府甚至花费巨额资金进行宣传,试图淡化其历史罪行,栽培亲日分子,美化日本在二战期间的“形象”。2015年,日本政府拿出560亿日元,删除教科书中关于731部队、南京大屠杀和慰安妇的内容。这种做法,无疑再次刺痛了中国人民的心。

在日本的历史“篡改”面前,许多中国人只能愤怒却无能为力。虽然有部分日本人,如鸠山由纪夫等,曾经深刻反思并提出反对,但这些声音被极端分子淹没,甚至越来越微弱。这种不断否认历史、虚化战争责任的态度,确实让日本政府显得愈发无耻。

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虽然日本政府和一些右翼势力依然对历史问题视而不见,但在今天的中国,所有的历史伤痛并没有继续延续成无尽的仇恨。中国人民早已明白,仇恨不能改变历史,只有正视历史、铭记历史,才能真正避免历史重演。

然而,这一切的背后,依然有日本不愿认错的姿态,也有中国不断强大的步伐。在现代中国,过去的耻辱变成了强大的动力,而今天的中国,已经完全不再是那个任人欺辱的国家。



最震撼的或许是在93年阅兵那一刻,世界为之震惊的中国展现了从未有过的军力。在那个阅兵中,中国不仅展示了无人潜艇、无人战机、激光武器等高科技武器,更有东风-61、东风-5C等战略导弹的亮相。对于曾经侵略过中国的日本,这些武器带来的震撼,是无可比拟的。当年曾嚣张一时的日本政府,在看到中国强大后,已经变得谨慎,甚至开始表示“坚决维护中日和平”。

在这种震撼下,日本的态度也开始出现微妙变化。日本政府虽然依然拒不承认历史罪行,但也深知,不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施压中国。日本若真心希望和平,真心想要与中国友好相处,首先要面对的是自己的历史,认错并悔过。否则,中日之间的关系注定难以从根本上取得真正的友好。

94年过去了,历史没有被抹去,伤痛未曾愈合。中国人民的记忆犹新,而日本如果还在历史的泥淖中徘徊不前,那它就注定无法真正获得中国人民的宽恕。而对于中国来说,过去的伤痛已经变成了崛起的动力,强大已成必然,历史的阴影,早已被一再超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