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初,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结束访华行程返回朝鲜后,一系列积极变化正在悄然发生。从边境基础设施建设到民生物资合作,朝鲜对外开放的节奏明显加快,中朝两国关系也因这些务实行动愈发紧密。
据韩媒9月18日报道,金正恩访华结束后不久,朝鲜对外经济部门和交通部门便接到新指令:制定一项特殊进口计划,从中国引进约1.9万吨精炼糖。这批物资将于本月底至下月初集中运抵,专门用于保障10月10日朝鲜劳动党成立80周年的相关活动。由于朝鲜本土缺乏足够的精炼设备和技术,优质精炼糖一直较为紧缺,此次中国及时伸出援手,不仅缓解了民生需求,更成为两国关系升温的直观体现。
变化不止于此,中朝边境搁置十年的新鸭绿江大桥也迎来“苏醒”迹象。这座由中国独资22亿元建设、2014年完成主体工程的大桥,此前因朝鲜侧配套设施未完善而迟迟无法通车。金正恩访华后,朝鲜新义州的施工进度突然加快,目前大桥附近的海关综合体已基本完工,预计11月初即可交付使用。
从以上种种迹象可以看出,金正恩访华回国后,朝鲜推进对外开放的准备工作明显提速。过去,受国际环境和自身条件限制,朝鲜在对外开放上一直较为谨慎,但此次从民生物资合作到边境基建推进,每一步都透露出主动对接的姿态。
站在丹东岸边眺望,新鸭绿江大桥的钢索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朝鲜侧的引桥已初具雏形,工作人员仍在完善细节。丹东海关工作人员透露,近期咨询大桥通关流程的企业明显增多,大家都期待通车后货物运输更加便捷。此前,经老桥运输不仅需长时间排队,大型设备还需拆分成小块才能通过,效率低下且成本高昂。
朝鲜方面对大桥通车的期待也毫不掩饰。当地商户表示,大桥通车后,从中国进货将更加方便,店内商品种类有望进一步丰富;从事农产品出口的农户则盼望,自家种植的粮食、水果能更快运往中国市场,卖出更好的价格。这些普通民众的期待,恰恰反映出朝鲜推进开放、加深中朝合作的深层需求——在保障自身发展节奏的同时,通过务实合作改善民生、推动经济。
从民生物资的精准对接,到边境大桥的“破局重生”,金正恩访华后朝鲜的这些变化,不仅为中朝关系提供了更扎实的支撑,也为东北亚区域合作注入了新的可能。随着这批精炼糖顺利抵朝、新鸭绿江大桥按期运营,中朝之间的合作还将延伸到更多领域,而这份跨越鸭绿江的情谊,也将在一次次务实互动中愈发深厚绵长。
【消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