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利空!央行突击降准的牛市!9月25号,凌晨传出的四大消息正式来袭!

时间:2025-09-26 08:43:32 来源:别人都叫我阿腈 作者:别人都叫我阿腈

9月24日晚间,金融市场屏息以待,一系列重磅消息正悄然酝酿。明天,也就是9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将开展6000亿元MLF操作。这一消息来得正是时候,就在美联储刚刚宣布降息25个基点至4.00%-4.25%的一周后,全球市场正处于敏感的十字路口。尽管LPR报价在9月22日维持不变,但市场对政策进一步宽松的期待不减反增。

1 流动性调控加码,央行6000亿MLF落地

9月24日下午,央行发布公告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将于9月25日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6000亿元MLF操作。这一操作规模超出了市场预期,恰逢当日有3000亿元MLF到期,实现净投放3000亿元中长期资金。

MLF操作作为央行提供中期基础货币的重要工具,对后续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有直接影响。此次操作量增价稳的表现,显示出央行在美联储降息后保持货币政策“以我为主”的战略定力。

仅仅两天前,9月22日发布的LPR报价显示,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维持在3.0%和3.5%不变。市场分析认为,央行此次超量续作MLF,可能为后续LPR下行积蓄能量。央行行长潘功胜在近期表态中强调,“中国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均衡”,这一操作正是该思路的具体体现。

2 美联储降息开启全球宽松窗口

北京时间9月18日凌晨,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4.00%-4.25%。这是美联储2025年首次降息,也是继2024年三次降息后再次降息。点阵图显示,美联储官员预计年底还将降息两次。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此次降息形容为“风险管理型”行动,强调就业市场下行风险是降息决定的重点。这一决定迅速引发全球央行连锁反应,香港金管局随即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4.50%。

美联储此举为中国货币政策打开更大空间。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美联储降息可能会引发全球央行降息潮。中国央行也有较大的货币政策宽松的空间,有望通过降息降准来提振经济,稳住楼市股市。”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认为,伴随美联储降息,中美货币政策周期再度同步,缓解了我国货币宽松的汇率压力。四季度国内降息的概率增加,基本面是决定后续降息节奏、幅度的关键变量。


3 A股市场短期波动难掩长期趋势

美联储降息当日,A股市场出现意外跳水。9月18日收盘,A股三大指数均跌超1%,全市场超4600只个股下跌。这一反应与市场普遍预期相悖,引发广泛关注。

有市场分析认为,市场此前已充分交易降息预期,部分资金提前布局“降息交易”。在降息正式落地后,部分资金趁着降息利好兑现,选择获利了结锁定利润。这更多是短期波动,而非趋势性转向。

然而,机构对A股中长期走势依然保持乐观。国金证券发布研报称“真正的牛市还未开始”,认为中国盈利基本面回升的牛市行情可能正在孕育。报告指出,美联储预防式降息后往往伴随新的一轮全球实物需求扩张,这对中国这样的净出口大国构成利好。

上证指数在9月18日一度逼近3900点关口,虽然最终回落,但仍处于年内相对高位。证监会近期多重部署被市场视为利好,包括提升制度包容性、吸引全球资本投资中国、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等举措。有分析认为,本轮牛市尚有空间,且有望对标2014-2015年的估值高点。

4 货币政策“以我为主”,后续工具储备充足

在9月22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与外管局一把手参会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央行行长潘功胜明确表示此次发布会“不涉及短期政策的调整”,但强调“当前中国货币政策立场是支持性的,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市场解读认为,这为后续降准降息提供了可能。上海证券分析认为,“这仅仅代表此次发布会不落地降息或降准的政策,后续降息或降准的政策仍然有可能存在。”

回顾2025年以来的货币政策轨迹,5月15日,央行实施了年内首次全面降准,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同时还阶段性降低了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5个百分点,以支持特定领域。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盛松成近期提到,“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中国应继续坚持‘降准优于降息’的政策取向”。他认为降准既能释放长期流动性,又不直接冲击银行净息差;既能支持财政发力,又能避免过度刺激带来的金融风险。


随着6000亿元MLF资金明日投放市场,机构投资者已经悄然布局。多家券商报告显示,8月以来中长期资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较“十三五”末增长30%以上。科技板块市值占比已超过四分之一,高于银行、非银金融和房地产等行业市值合计占比。

央行后续政策工具箱依然充足,从降准降息到各类结构性工具一应俱全。市场普遍认为,5月的降准并非宽松顶点,未来1至2个季度,更多政策措施可能陆续推出。这场由货币政策护航的牛市,才刚刚拉开序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