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剧近年来迅速崛起,成为新大众文艺的重要业态。广电总局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致力于推动微短剧行业健康稳定发展。”2025年9月2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韩冬如此介绍。据市场机构统计,截至今年7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达6.96亿,今年的市场规模有望在去年500亿元的基础上实现更大突破。
韩冬介绍,在推动微短剧繁荣发展方面,广电总局加强了选题指导和创作扶持,使得《狮城山海》《去桃花盛开的地方》等一大批优秀作品脱颖而出,微短剧呈现出题材更丰富、制作更精良的发展趋势。同时,组织实施“微短剧+”行动计划,开展“跟着微短剧来学法”“微短剧里看非遗”等活动,不断拓展微短剧题材,推动其赋能千行百业。此外,各地也在广电总局的指导下,加大了对微短剧的扶持力度,全国已有14个省(区、市)出台了微短剧发展扶持政策。
在规范管理方面,广电总局采取了多项措施。一是建立微短剧分类分层管理机制,规范发展秩序,目前正在制订《微短剧管理办法》,计划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发布,为微短剧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保障。二是开展专项治理和常态化监管,及时处置违规节目。三是不断细化管理,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如“雷人”剧情、“霸总”人设、片名哗众取宠等,及时进行纠偏。
“接下来,我们将采取更多有力举措,推动微短剧健康发展。精品化、大众化、国际化是微短剧未来的发展方向。”韩冬表示。具体来说,一是推动精品化,加强创作引导,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优质资源向优质内容倾斜,打造更多讴歌奋斗人生、反映时代风貌的精品佳作。二是推动大众化,组织开展群众参与创作活动,激发微短剧作为新大众文艺的创新创造活力。三是推动国际化,鼓励微短剧扩大国际交流与传播,促进文化交流互鉴。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董昕介绍,“十四五”期间,广电视听节目和服务出口规模增长已超过40%,我国视听平台国际版已触达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不完全统计,年海外营收总额已超过630亿美元,已有300多款中国微短剧应用上线境外平台。
例如,电视剧《欢迎来到麦乐村》登陆肯尼亚后,肯尼亚公民电视台平均观看人数增长了135%,相当于2.35倍。动画片《宝宝巴士》海外用户已达2.2亿,年播放量达390亿次。再如,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演艺模式引进越南后,稳居同时段综艺收视节目榜首。中国视听作品获亚广联节目奖数量今年也创造了历史新高。《我的阿勒泰》更是成为首部入围戛纳国际电视剧节主竞赛节目单元的长篇华语剧集。
当谈及营造更好的精品电视剧创作环境时,韩冬表示,要下大力气规范行业秩序,不断营造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广电总局正在体系化推进法规建设,修订《电视剧管理办法》等一批管总定向的规章制度,为行业治理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我们认真落实文娱领域综合治理部署,坚决防止过度娱乐化,坚决治理天价片酬,坚决抵制违法失德人员。同时,加强编剧、导演、制片人、经纪人和青年演员的系列培训,教育引导从业人员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韩冬说。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祖薇薇
编辑/刘忠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