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9岁的广西民兵黄干宗被两名越南女兵俘获。
两个女人拉着一个男人,在原始森林里过了13年。
阿萍光着上身在溪边洗衣服,毫不避讳。
黄干宗说,那是平生第一次见到女人的身体。
炮火中的意外俘获
黄干宗永远记得那个夜晚。
炮弹在头顶呼啸,民工队的住宿地突然遭到袭击,没有经验的民工们四处奔跑。
黄干宗也在跑,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脚下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
双手立刻被反绑,架起来飞跑上山。
两个人在架着黄干宗,都穿着军装,都是女人。
高个子叫黎氏萍,矮个子叫阮氏英。
黄干宗当时想,这下完了,肯定要被枪毙。
阿萍却说了一句让黄干宗永生难忘的话:"我们不杀你,你跟我们走。"
两个越南女兵本来在边境附近的村子里生活。
越南兵员短缺,不论男女,只要年轻就统统带走当兵。
阿萍和阿英根本不想打仗,厌恶战场上的杀戮。
趁着夜深人静,悄悄离开了部队。
现在又遇到一个中国战俘,阿萍看着黄干宗的脸,年轻,英俊,眼神清澈。
"我们只想过寻常人家的日子,你给我们当丈夫吧。"
黄干宗愣住了,当丈夫?还给两个女人当丈夫?这在黄干宗19年的人生中,从未想象过。
阿萍拿出绳子,把黄干宗的手脚绑住,"你现在跑不了,跟我们进山。"
三个人深一脚浅一脚,走向茫茫原始森林。
黄干宗回头看了一眼远方的火光,那是战场的方向,再往前,就彻底与外界隔绝了。
战争把人推向各种极端境地,黄干宗本来只想为国家出力,运送弹药和伤员,现在却成了两个逃兵女人的俘虏。
阿萍和阿英也没想到,逃离战场后会遇到一个中国男人。
三个人的命运就这样纠缠在一起,森林越来越深,道路越来越难走。
黄干宗的双腿被绳子绑着,走路很困难,阿萍解开绳子,"别想跑,这里到处都是陷阱。"
黄干宗环顾四周,确实看到很多隐蔽的竹签和绳套,这些都是战争留下的痕迹。
三个人继续向森林深处走去。
森林深处的赤裸相见
马蜂窝炸开的瞬间,黄干宗以为自己要死了。
轰的一声闷响,一团"黑雾"飞起来,亚热带原始森林的马蜂很大,能把人蜇死。
阿萍飞奔过来,拉住黄干宗就跳进溪流,两个人沉入水下,马蜂在水面上轰鸣。
阿萍紧紧抱住黄干宗,身体贴得很近,这是黄干宗第一次和女人如此亲密接触。
上岸后,阿萍开始脱衣服,就在溪边,当着黄干宗的面,一件一件脱光,那匀称丰满的女性躯体展现在黄干宗眼前。
黄干宗赶紧缩下头,害怕冒犯了阿萍。
阿萍看到黄干宗的举动,微微一笑。
晾好衣服后,径直一丝不挂地走到大石头后面。
黄干宗感到浑身燥热,一种原始的本能冲动起来,这些长期在战火中打滚的女人都很直接。
阿萍和阿英没有一般女人的羞涩,行事作风像男人一样干脆。
黄干宗想起家乡的女孩子,说话都会脸红。
森林里的生活完全不同。
阿萍挥刀砍树搭棚,阿英开垦土地种菜。
黄干宗负责拖拽木材,修建木屋,三个人齐心协力,在山林深处建造了一间简陋的家。
战争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
在文明社会里被视为禁忌的事情,在这里变得自然。
阿萍光着上身干活,汗水顺着脊背流下来,阿英洗澡时也不避讳黄干宗在场。
黄干宗从最初的羞涩逐渐适应了这种生活。
原始森林有自己的法则,生存比道德更重要,实用比体面更迫切。
黄干宗曾经试图逃跑,那天天没亮,两个女子还在熟睡,黄干宗带上食物悄悄摸出草棚。
突然一脚踩下去,腐殖层深及大腿,拼命想拔出腿来,全身无力,一阵眩晕,倒了下去。
醒来时躺在草棚里,阿萍和阿英紧紧搂着黄干宗取暖。
"以后不要再跑了,外面很危险。"阿萍说。
黄干宗发现,原来两个女人一直在暗中保护自己。
这种保护既出于需要,也出于感情,三个人在原始森林里相互依存。
没有外界的道德约束,没有社会的眼光评判,只有最原始的生存需求和情感需要。
黄干宗开始理解阿萍和阿英的选择。
战争把所有人都推向了边缘,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找到一片安宁之地已属不易。
孩子改变了一切
阿萍怀孕的消息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黄干宗看着阿萍渐渐隆起的肚子,内心五味杂陈。
一年后,第一个孩子出生了,是个女儿。
三个人搬到山中的小村庄,生活开始稳定下来。
不久,阿英也怀孕了。
两个越南女人先后为黄干宗生下两个女儿。
孩子的到来彻底改变了黄干宗的想法,以前总想着逃跑回家,现在却犹豫了。
这里也有了家,有了孩子,有了牵挂。
阿萍每天背着孩子到田里干活,阿英在家照料另一个孩子。
黄干宗负责砍柴、打猎、修屋顶。
三个大人两个孩子,看起来就像普通的一家人。
村里的老人都知道黄干宗是中国人,没人过问。
这里的人见过太多战争,太多离散,对陌生人的到来习以为常。
黄干宗学会了简单的越南话,阿萍和阿英也会说几句中文。
两个女人经常为了一些小事争吵,黄干宗夹在中间很为难。
阿萍性格开朗,爱笑爱闹,有时会撒娇。
阿英内向安静,话少,做事细致周到。
黄干宗发现自己对两个女人都有感情,说不清是什么感情。
在这种特殊环境下,感情的界限变得模糊。
孩子的存在让这个特殊的家庭有了延续的意义。
两个孩子都长得很像黄干宗,眼睛大大的,皮肤白皙,在村子里显得很特别。
其他孩子都叫黄干宗"中国爸爸",黄干宗教女儿们说中文,告诉她们中国的故事。
两个女儿最喜欢听黄干宗讲家乡的事情。
广西宁的街道,家里的老屋,黄干宗讲得生动,女儿们听得入神,阿萍和阿英也跟着学,对中国充满好奇。
表面上生活安逸,内心深处却始终有个声音在呼唤。
那就是对祖国的思念,对家乡亲人的牵挂,这种思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强烈。
特别是看着女儿们一天天长大,黄干宗更加想念自己的父母。
父母还活着吗?还记得自己吗?会不会以为自己已经死了?这些问题在黄干宗心中翻腾,让平静的生活添上阴霾。
啤酒瓶里的希望
1991年的某一天,黄干宗在村外发现了一个空瓶子。
江西生产的啤酒瓶。
黄干宗拿着瓶子,手都在发抖。
这么多年来,第一次看到来自中国的东西。
瓶子上的汉字清晰可见,"江西啤酒厂"几个字让黄干宗热泪盈眶。
黄干宗决定到附近村庄打探消息。
村民告诉黄干宗一个震惊的消息:中越两国早就恢复了邦交关系,战争结束很久了。
现在已经是1991年了!
黄干宗算了算,自己已经在这里生活了13年。
这个发现让黄干宗的世界观彻底颠覆。
原来外面的世界早就变了,自己却还困在这个时间胶囊里。
越来越多的中国商品出现在市场上。
中越边境贸易已经恢复,两国关系正常化。
黄干宗意识到,回家的机会来了。
黄干宗陷入深深的矛盾。
回家意味着要离开阿萍、阿英和两个女儿。
留下意味着永远见不到家乡的亲人。
这是一个无法调和的选择。
阿萍看出了黄干宗的心思。
"你想回家了对吗?"
黄干宗点点头。
"那你走吧,我们不拦你。"阿萍的眼中含着泪水。
阿英什么都没说,只是默默收拾黄干宗的衣物。
两个女儿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天真地问爸爸要去哪里。
黄干宗抱着两个女儿,说不出话来。
月亮升得很高,窗口的月光照在阿萍脸上。
黄干宗趁着阿萍熟睡,背起准备好的干粮,一头扎进黑暗的森林。
这一次,没有人追他。
阿萍和阿英任由黄干宗离开,这或许是最痛苦的告别方式。
跋涉3天3夜,黄干宗终于走出茫茫原始森林,跨入中国境内。
"终于回家了。"
经过层层核实,黄干宗的身份得到确认。
家人接到消息,喜极而泣。
部队早就认定黄干宗殉国牺牲,还办了追悼会。
黄干宗的"复活"在当地引起轰动。
回到家乡,黄干宗发现一切都变了,父母老了,村子变了,时代也变了。
只有对阿萍和两个女儿的思念没有变。
后来黄干宗在边境开了小店,专门做中越贸易。
许多人给黄干宗介绍对象,都被拒绝了。
黄干宗说,心里一直很内疚,夜里常梦见阿萍哭着求自己回去。
黄干宗还想念着阿萍,打算把阿萍接出来。
这个想法一直没有实现。
边境开放后,黄干宗多次托人打听阿萍和女儿们的消息,音信杳无。
原始森林太大,村庄太多,要找到两个女人和两个孩子谈何容易。
13年的森林生活给黄干宗留下了永远的印记。
那种原始的、直接的、不受约束的生活方式,让黄干宗终生难忘。
阿萍光着上身洗衣服的画面,经常出现在黄干宗的梦中。
那种毫不避讳的坦率,在文明社会里再也找不到了。
黄干宗明白,自己失去的不只是两个女人和两个孩子。
还失去了一种生活的可能性。
一种更加原始、更加真实、也更加残酷的生活方式。
现在的生活安全、稳定、体面,却少了什么。
黄干宗说不清少了什么,只知道再也回不去了。
参考信息:
中国战俘传奇:被迫给两名越南女兵当"压寨丈夫"13年·新浪网·2023年8月15日
中越作战被俘 原始森林做了13年压寨丈夫·大众网·2006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