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谈古论今
近日,始祖鸟“炸山”事件持续发酵,这场看似环保争议的背后,实则是品牌战略转型引发的系统性危机。从专业户外标杆到被圈内除名,始祖鸟的堕落轨迹折射出资本驱动下品牌异化的典型样本。
2019年安踏完成收购后,始祖鸟启动了“鸟巢计划”,目标三年内门店突破100家、会员超百万。这场变革的核心是渠道革命:将专业户外店迁入上海恒隆、北京国贸等奢侈品商圈,广告背景从雪山置换为都市街景,模特从登山者变为通勤族。
数据显示,2018年其中国会员仅1.4万人,人均消费8000元,复购率达87%。但到2023年,会员暴涨至170万的同时,专业用户却大量流失。“现在穿始祖鸟参加越野赛会被嘲笑”,某户外领队透露,“硬核玩家已将其视为地铁通勤服”。
内部培训的转变更具象征意义:从讲解压胶工艺变为教授穿搭技巧,销售话术从“防水指数”转为“潮流搭配”。当品牌认定用户不会真正爬山时,“炸山”便成为必然逻辑。
安踏内部“飞鸟项目”设定了激进目标:三年内客单价提升200%,毛利率达65%。实际执行中,普通冲锋衣价格从3000元涨至9800元,龙年限定款更被炒至1.2万元,甚至引入爱马仕式配货制度。
但成本压缩导致质量断崖式下滑:代工厂从加拿大迁至越南和中国,压胶工艺从热压改为冷压,面料供应商由日本东丽换为国内厂商。供应链人士证实,新产线产品耐用性大幅降低,“珠峰装备沦为地铁专用”。
黑猫投诉平台累计3000余条质量投诉,涵盖鞋子开胶、衣服起球等问题。更引发争议的是维修政策:终身保修变为最低1000元起修,某用户吐槽“修拉链要1000元,比买新衣还贵”。这种“奢侈品格调+快消品质”的矛盾,最终导致用户复购率从87%暴跌至31%。
面对增长停滞危机,始祖鸟2023年起发起系列激进营销:香格里拉开店耗资3000万,南迦巴瓦办秀花费5000万,2025年喜马拉雅炸山预算达8000万。但炸山视频发布当晚,天猫店退货率飙升至300%,安踏股价两日蒸发125亿港元。
数据揭示更深层危机:2023年增速环比腰斩至23%,库存周转天数从45天增至127天,老用户流失率超60%。“这陷入增长陷阱”,行业分析师指出,“越偏离核心用户,增长越乏力”。
始祖鸟原始团队创始人正筹备新品牌,明确表示“要做真正的户外装备”。当所有品牌都在模仿奢侈品化时,专业户外精神已濒临死亡。这场转型危机警示:资本可以制造爆款,但无法复制专业积淀。
互动话题:你还会为转型后的始祖鸟买单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观点。
免责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公开报道,如与事实不符请联系更正。共建理性讨论环境,拒绝传播不实信息。
延伸阅读:关注本号获取更多品牌深度分析,点赞转发支持原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