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郑玮 通讯员 刘伟 张正宇)10月2日,一部聚焦陕北榆林美食文化的纪录片《余味无穷》在CCTV-17“大地讲堂”栏目正式播出,为观众带来了一场从舌尖到心尖的塞上美食探秘之旅。
这部由中共榆林市委宣传部、榆林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指导,榆林易马城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西安长盛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西安一开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星秀云端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的纪录片,以「榆林本味」为钥,深入挖掘了古城2300年的历史沉淀与人生百态。
镜头下,榆林的美食不再仅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文明的淬炼。纪录片穿透人间烟火,将榆林的历史与文化,淬炼成超越酸甜苦辣的文明至味,带领观众共赴一场用味觉丈量历史的沉浸式旅程。
《余味无穷》以颠覆性的视角,打破了人们对陕北地域的刻板印象。当沙漠边缘的清蒸大闸蟹、盐湖碱水虾出现在镜头中,刷新了“陕北无鲜”的认知,榆林在观众眼中不再是单一的“黄土馍馍”,而是展现出了塞上江南的生态奇迹。
片中,非遗技艺的活化更是彰显了匠心独运。吴堡空心挂面的“面团穿针”绝技入选省级非遗,定边剁荞面借电商销往全国,老手艺在镜头里重燃烟火,让千年技艺从灶台走向云端,焕发出新的生机。
从横山铁锅炖羊肉的游牧基因到粉糊糊里戍边将士的生存智慧,纪录片将风味化作解码文明的钥匙。这是榆林的“道”——战争况味、边塞品味与生活滋味的三重奏。正如沙漠牧羊人所言:“这儿的味,是沙梁梁刮过的风、坡洼洼流下的水,和祖辈辈手劲揉出来的。”它让每一口食物都承载着土地的回响,为快餐时代奉上一碗“慢食”的乡愁。
在快餐文化席卷都市的今天,《余味无穷》以粗瓷大碗盛满“慢食乡愁”,引领观众用味觉丈量塞上文明的深度。这个国庆,不妨让塞上的长风裹着椒香入梦,在央视荧屏开启一场“从胃到心”的迁徙,感受榆林美食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