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随着一声重重的摔门声,我呆滞地坐在医院走廊的长椅上,手里紧攥着一份检查报告。老伴突发心脏病需要紧急手术,十万元的费用却成了压垮这个家庭的最后一根稻草。
秋日的阳光透过走廊窗户斜斜地洒在地板上,我望着熙熙攘攘的医院走廊,突然感到一阵晕眩。医生明确表示必须尽快进行心脏搭桥手术,否则随时有生命危险。可我和老伴的积蓄只够支付前期检查费用,手术费成了最大的难题。
我们育有一儿一女,女儿刘欢嫁给了外企员工李强,年薪25万,看似家境殷实;儿子刘军则是普通小学老师,妻子没有工作,还要偿还房贷。当我把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时,却没想到会引发如此激烈的家庭矛盾。
"你们怎么能这样?凭什么手术费只让我们家出?我弟又不是没钱!"女儿刘欢愤怒的话语至今回荡在耳边。她认为作为已出嫁的女儿,不应该独自承担父亲的医疗费用,而应该由兄弟共同分担。
病床上,老伴王明面色苍白,气息微弱。他握着我的手虚弱地说:"老刘,别为钱的事发愁,实在不行就算了,我这把年纪了,值不值这么多钱……"这话听得我心里一阵刺痛。结婚四十年,我俩相依为命,哪能眼睁睁看着他就这么走了?
当我向女儿提出请求时,电话那头的刘欢显得很为难:"妈,我和李强虽然收入不错,但也有房贷车贷要还,还要照顾小宝上幼儿园……"我理解女儿的难处,但想到儿子家刚买房,月供占工资大半,小侄女还在上高中,开销更大,只能希望女儿能多承担一些。
第二天一早,刘欢和李强风风火火地来到医院。"妈,这事我们得好好说清楚!"刘欢的声音比平时高了八度,"我们可以拿出五万,但另外五万应该让弟弟家出!为什么全让我们家承担?"
李强站在一旁,表情僵硬地说:"这事应该全家一起商量。毕竟爸爸的手术是大事,我们都是子女,责任应该共同承担。"这场争论很快升级,刘欢情绪激动地表示:"难道我嫁出去了就成了外人?弟弟就更重要?这些年我们给家里的钱少了吗?"
就在气氛最紧张的时候,儿子刘军和儿媳赶到了。"吵什么吵?这是医院!"刘军皱着眉头说。刘欢见到弟弟,火气更大了:"来得正好!我们正说你呢!爸的手术费为什么只让我和李强出?"
儿媳轻声解释道:"姐,不是我们不想出,实在是家里困难,小雨今年高考,各种补习班费用就够我们头疼了。我们每个月工资扣完房贷,真的所剩无几……"但刘欢并不接受这个解释:"那你们可以去借啊!为什么只让我们掏钱?就因为李强工资高?"
病床上的老伴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脸色苍白如纸。护士赶来测量血压后,严厉地要求我们到外面去,不要影响病人休息。被赶出病房后,刘欢坚持:"我和李强可以出五万,另外五万必须由弟弟家出!"
刘军沉默片刻后说:"姐,我真的拿不出那么多,但我可以去借,能借多少算多少。"这时李强提出:"其实手术费不是最主要的,后期护理和药物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我们应该全家一起商量一个长远的解决方案。"
就在我们争论不休时,病房里传来一阵急促的警报声。医生护士迅速围在老伴床前进行紧急抢救。"病人血压骤降,心脏骤停,请家属到外面等候!"护士的话让我们心如刀绞。
三个小时后,老伴被转入了ICU。主治医生严肃地告诉我们:"病人情况危急,必须立即手术,再拖下去会有生命危险。请尽快办理手术同意书和费用。"出乎意料的是,刘欢二话不说,直接刷卡付了全部手术费。
手术室外,我们一家人静静等待。刘欢靠在李强肩上,红着眼圈。刘军不停地来回踱步,焦虑不安。最终他走到姐姐面前,声音哽咽地说:"姐,谢谢你。我一定会把钱还给你,哪怕分期也会还清。"刘欢摇摇头:"别说这些了。爸没事就好。"
五个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看着ICU里沉睡的老伴,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泪。转头望向身边的儿女,他们紧紧握着彼此的手,像小时候那样依偎在一起。那一刻我明白,血浓于水的亲情,终究战胜了现实的冷漠与算计。
回家的路上,刘欢主动挽起我的胳膊:"妈,对不起,我不该那么冲动。"我拍拍她的手:"妈明白,你们各有各的难处。以后爸妈老了,你们兄妹要互相扶持,不要因为钱伤了感情。"刘欢点点头,眼中泛起泪光:"妈,您放心,不管以后遇到什么事,我们都会一起面对的。"
窗外,夕阳西下,染红了半边天空。我知道,家庭的意义,从来不在于谁出多少钱,而在于危难时刻,我们能否守望相助,共度难关。这场风波,也许正是对我们这个家庭的一次考验和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