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国一权威民调机构对1000名英国民众展开调查,结果显示,仅13%的受访者对现任首相斯塔默的执政表现感到满意,而高达79%的人明确表示“不满意”。这意味着斯塔默的“负支持率”达到了66个百分点,不仅远超此前历任首相的“最差纪录”,更让他的执政地位岌岌可危。
不仅斯塔默个人支持率“触底”,其领导的工党整体支持率也不容乐观。民调数据显示,若现在举行英国议会选举,仅有22%的选民会选择支持工党;相比之下,由奈杰尔・法拉奇领导的右翼民粹政党“改革党”却以34%的支持率领跑,成为当前英国选民最青睐的政党。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悲观民调发布当天,工党正于利物浦召开为期四天的全国代表大会。斯塔默在会前接受《星期日泰晤士报》采访时,仍试图提振信心,称自己能“扭转局面”,并将矛头指向改革党,声称“改革党会导致英国分裂、摧毁国家的爱国根基,这场斗争早已超越工党的党派利益”。
斯塔默和工党的民调危机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
首先,英国近年来面临通胀高企、生活成本上升、公共服务(如医疗、教育)资源紧张等问题。斯塔默2024年带领工党上台时,曾承诺“解决民生困境、推动经济复苏”,但执政近一年来,通胀未得到有效控制,普通民众的工资涨幅远远跟不上物价上涨速度,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的等待名单仍在延长。这些“未兑现的承诺”让原本对工党抱有期待的选民逐渐失望,成为支持率下滑的核心原因。
其次,从保守党到工党,英国主流政党近年频繁更替领导人,却始终未能解决经济和民生难题,导致民众对“传统大党”的信任度持续下降。改革党作为新兴的右翼政党,抓住了民众对主流政党的不满,提出“控制移民、削减官僚成本、优先保障本土民众福利”等激进主张,精准击中部分选民的诉求。这种“抗议式投票”趋势,让改革党得以从工党和保守党手中争夺大量支持。
与前首相约翰逊的“个性鲜明”、特拉斯的“激进改革姿态”不同,斯塔默的执政风格被不少英国媒体评价为“保守、缺乏魄力”。面对经济困境,他既未推出突破性的政策,也未能通过有效的公众沟通传递“解决问题的信心”;反而在工党内部,因对左翼派系的打压、政策立场的反复,导致党内凝聚力不足,进一步削弱了其执政基础。
当前斯塔默面临的局面堪称“执政以来最严峻的考验”:一方面,工党大会需要向选民传递改革信号,但民调低迷可能进一步打击党内士气;另一方面,改革党的崛起已形成现实威胁,若不能快速拿出改善民生的实际举措,工党可能在未来选举中遭遇更大挫败。
对英国政坛而言,这次民调危机不仅是斯塔默个人的危机,更反映出英国民众对现有政治体系的不满。如何解决经济困境、重塑民众对主流政党的信任,将是未来英国任何执政者都无法回避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