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首播狂揽7000万!吴千语领跑小红书双11买手直播新风口

时间:2025-09-30 15:05:23 来源:运营研究社 作者:运营研究社


作者 | 张帆

编辑 | 陈维贤

设计 | 蝶哥

小红书电商再现现象级买手:吴千语首播破7000万引爆双11前奏

9月21日,港圈知名女星吴千语在小红书开启直播首秀,以惊人数据刷新平台纪录:首小时支付破1000万,整场销售额超7000万,下单人数达4.6万,18个品牌成交破百万。这场直播不仅超越董洁、章小蕙等前辈的首播成绩,更在站内引发「吴千语现象」讨论,使其成为当下最具商业价值的买手代表。


数据背后,这场直播验证了小红书「买手新模式」的爆发力。在双11电商大战前夕,吴千语用实绩证明:小红书直播既能保持调性,更能创造顶级销量。那么,这场现象级直播的成功密码是什么?双11期间,小红书买手直播还有哪些红利可挖?

首播7000万:吴千语如何成为小红书电商「顶流买手」?

若将董洁直播比作「优雅私享会」,章小蕙直播视为「美学课堂」,吴千语的首秀则更像一场「闺蜜家派对」。没有嘈杂的促销话术和倒计时压力,却让观众心甘情愿下单:首小时销售额突破1000万,最终狂揽7000万。

这场直播的「顶级数据」不仅体现在总销售额上:

  • 客单价高达1521元:4.6万下单用户中,多数为高净值人群,展现「为品质买单」的消费力
  • 品牌孵化能力突出:1个品牌销售额破千万,多个品牌超500万,18个品牌成交过百万,含多个小众设计师品牌
  • 种草-转化闭环高效:前置内容种草与直播集中转化结合,实现「流量+转化+品牌价值」三重落地


运营巧思1:鲜明人设+前置种草锁定高意向用户

吴千语的优势在于其「非临时入局者」身份。作为深耕小红书6年的内容创作者,她通过分享穿搭、健身、美食等内容,塑造了「优雅、真实、懂生活」的人设,积累了大量信任基础。

直播前一个月,团队通过「私藏好物清单预告」「秋季穿搭推荐」等短视频预热,结合小红书「预约提醒」功能,吸引11.8万+用户预约,相当于提前锁定高意向客群。

运营巧思2:生活化场景+好友互动打造「沉浸式购物」

直播以「At my house」为主题,搭建居家场景,吴千语与助理以「闺蜜聊天」方式推荐商品。更邀请香港搭配师马天佑讲解试穿、好友程晓玥为品牌HEIR做首发、丈夫施伯雄现身试穿,通过自然互动增强真实感。


这种「无剧本感」的生活化对话,让用户仿佛置身闺蜜家串门,停留时长显著提升。数据显示,好友客串时段的主推商品销量增长明显,如程晓玥出席推动HEIR品牌销售额超500万,施伯雄试穿的PAIA风衣单品卖出超100万。

7000万直播背后:小红书电商的三大新趋势

吴千语的成功不仅是个人案例,更折射出小红书电商的生态变革。对品牌而言,这场直播释放了哪些红利信号?

趋势1:「种收一体」模式成品牌放大器

吴千语通过「笔记前置种草+直播集中转化」模式,提前一个月发布vlog、图文笔记预热商品。例如9月9日与程晓玥合作的化妆vlog,展示多款美妆单品并预告直播间优惠,推动相关商品直播时热销超100万。


这种模式不仅提升销量,更助力小众品牌曝光。如赫艾迩四色眼影盘、雅萌美容仪等单品,通过前置种草实现直播间热销,直播后仍持续引发用户自发分享,形成「曝光-转化-口碑」的良性循环。

趋势2:买手直播升级为「时尚分享场」

吴千语直播中,买手与朋友、家人的互动成为销量催化剂。这种「明星+亲友」模式,将直播转化为高互动、强信任的时尚社交场,买手角色从「带货者」升级为「潮流引领者」。


品牌与买手的合作正从浅层带货转向深度共创:买手凭借审美和影响力筛选产品、打造内容,帮助品牌精准触达目标用户。例如吴千语为某小众品牌定制的「居家场景穿搭」内容,推动其直播间销量增长300%。

趋势3:双11买手直播红利期或成决胜关键

临近双11,小红书电商动作频繁:更新市集入口、发布「百万免佣计划」,叠加吴千语直播的成功,释放明确信号:平台将大力扶持买手直播。

复盘吴千语直播的货盘结构、节奏打法和互动技巧,其模式具备可复制性。运营社认为,小红书存在大量类似吴千语的优质买手,他们的直播或将成为品牌双11冲刺的核心抓手。

结语:抢跑双11,小红书买手直播成品牌必争之地

吴千语7000万首播成绩,标志着小红书「买手新模式」迈入新阶段。对品牌而言,这释放了关键信号:小红书电商已成为双11核心战场,「买手直播」是实现品效合一的重要途径。

在红利窗口期,品牌需抢先与平台及优质买手合作,通过「种收一体」模式和创新直播玩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毕竟,双11的战场,从来属于先知先觉者。

PS. 扫码加入小红书运营交流群,与行业伙伴共探双11买手直播新机遇!




更多运营干货

「品牌对话」| | | | | | | | | | | | | | | | | | |

「品牌观察」| | | | | | | | | | | |

「平台运营」| | | | | | | | |

「运营方法论」|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