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印度留学生留澳求永居引热议:中国人才政策需警惕什么?

时间:2025-09-30 15:40:40 来源:步论天下事 作者:步论天下事

近日,一则关于印度留学生在澳大利亚留学结束后拒绝回国、要求获得永久居留权的新闻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一事件不仅触及了国际移民政策的敏感神经,更让中国人开始思考: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平衡人才引进与本土利益?



随着中国K签证政策的即将落地,其初衷在于更便捷地引入外国人才,促进国内发展。然而,这一政策在实际操作中能否达到预期效果,仍存疑问。毕竟,国际移民市场的复杂性远超想象。

当前,国际上最活跃的移民群体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来自中东和南美国家,他们往往因战乱或经济原因而背井离乡,成为难民或经济移民。欧洲和美国因劳动力短缺而吸引这些人群,但背后也隐藏着廉价劳动力的现实考量。

另一类则是来自中国和印度的技术精英。他们凭借专业技能和知识,成为各国争相引进的“香饽饽”。然而,与华人移民相比,印度移民在融入当地社会、参与政治等方面表现出更为积极的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移民在占据政治领域方面往往更为迅速,而华人则相对保持距离。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政治参与上,更在行为准则上有所体现。印度移民的“无规则”行为,有时会让接收国感到头疼。

以澳大利亚的印度留学生为例,他们学成后本可选择回国发展或留在当地工作,甚至通过合法途径获得永久居留权。然而,部分印度留学生却坚决不愿回国,同时在当地又找不到工作,无法满足永久居留的条件。他们认为自己既然在澳大利亚留学,就应当自动获得永久居留权,这种逻辑显然与常规移民政策相悖。



这种“印度式思维”不仅体现在移民政策上,更在日常生活中有所体现。例如,部分印度移民在加拿大等国拖家带口,甚至成为黑户也不愿离开。他们公然在海滩上大便,却宣称“加拿大是印度人的加拿大”,这种极端行为无疑加剧了文化冲突。

一旦中国吸引了大量印度留学生或移民,类似澳大利亚的情况很可能在国内重现。我们不能以正常人的思维去理解印度移民的行为模式,因为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已经多次在国际上因这种思维差异而碰壁。有外交人士曾感慨:“我们万万没想到你们这么没有底线!”



事实上,“没有底线”在某些国家可能是一种常态,而中国最大的问题在于拥有太多的底线,并误以为其他人也遵循同样的准则。以广州为例,大量黑人聚集不愿离开,而印度移民的“耍赖”能力可能更胜一筹。一旦出现问题,解决起来将异常棘手。

因此,在吸引人才的同时,中国需要更加审慎地考虑移民政策,避免陷入“请神容易送神难”的困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