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假货泛滥!2400%暴利背后,消费者为何仍趋之若鹜?

时间:2025-10-02 03:44:27 来源:以茶带书 作者:以茶带书

当国外品牌撤离后,部分国货品牌竟坐地起价,消费者曾经对国货的热情支持,如今却换来了被“割韭菜”的境遇。这背后,隐藏着一个更为庞大的问题——假货市场的泛滥。



如今,高仿、山寨、赝品、虚假广告等词汇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这些统称为假货的商品无处不在,严重影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走进任何一家商城,无论是衣服、鞋子,还是日用品、零食乃至奢侈品,假货的身影几乎无处不在。



成本仅几十元的商品,转手就能卖到上千,利润率高达2400%。这样的暴利不仅让消费者苦不堪言,更让正品卖家头疼不已。

那么,假货为何会在中国市场如此猖獗?为何即便明知是假货,仍有许多消费者争相购买呢?



假货之所以源源不绝,关键在于其令人眼红的利润。

以2020年某起直播售假案件为例,成本仅50元的服装被标价800元销售,利润率高达2400%。服装类假货的生产成本通常仅为正品的5%-10%,但通过直播话术包装后,售价可达成本价的16倍。

某案件查获的30万件假货库存总价值近2亿元,单日利润可达9万元。只要罚款的力度追不上暴利的速度,这股歪风就永远刹不住。



除了衣服,鞋子更是假货的重灾区。

福建莆田作为全球知名运动鞋代工基地,其制假产业已形成完整产业链。代工厂利用积累的技术和渠道优势,将正品鞋的工艺标准直接套用于仿制品生产,使高仿鞋在细节上能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这些成本仅50-80元的仿制品,通过伪造防伪标识、包装盒等配套产品,能以正品2-5折的价格销售,利润率普遍超过1000%。即便莆田假鞋商需承担商标侵权、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等刑事责任,但高利润仍驱使从业者铤而走险,部分商家甚至公开标注“高仿”字样销售。



据了解,这些售卖假货的商家即便被抓了,顶多也就罚款几万元,这相较于利润来说也不过是毛毛雨。之后,他们换个店铺名称继续开张,依旧能依靠售卖假货赚得盆满钵满。

更何况,如今直播带货、社交电商等线上渠道遍地开花,消费者隔着屏幕下单,连商品的实物都摸不着,更别提辨别真伪了。



除了监管的漏洞外,最主要的还是有许多消费者愿意为假货买单,主要出于三种心理:

一是正品球鞋被炒至天价,高仿鞋成为“平替”选择。

二是部分高仿鞋质量确实接近正品,甚至出现了“不怕莆田假,就怕假莆田”的行业调侃。

三是直播带货等新型销售渠道,通过“尾单”“内购”话术制造捡漏假象。



如果说穿着上的假货无关紧要,那么食品上的假货就和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了。

很多黑心商家为了利润不择手段,在假冒伪劣食品中添加工业石蜡、明胶、明矾等有害物质,长期食用易导致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甚至引发食物中毒。



还有许多消费者被所谓的“土鸡蛋”所欺骗,不法商家打着营养更高、吸收更好的招牌,将普通鸡蛋注入添加剂后高价售卖。这种鸡蛋不仅不能给人体补充营养,甚至还危害我们的健康,到最后消费者花了高价钱,最后买到的却是“毒鸡蛋”



就连我们日常食用的大米和粉条也充斥着各种假货,无良商家为了多赚钱在普通大米中加入工业香精当做所谓的“泰国香米”售卖。某网红将木薯粉条当做红薯粉条售卖,木薯含有天然氰苷,在体内代谢可能产生有毒的氢氰酸。未充分加工的木薯粉条可能残留氰苷,长期或大量食用可能引发头晕、恶心甚至中毒。



而为了给这些劣质粉条提升口感和外观,不法商家还会违规添加工业明矾或防腐剂,长期摄入过量铝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增加骨质疏松风险;防腐剂超标则可能损伤肝肾。

可以说衣服、鞋子等服装类的假货只是为了骗钱,那么假冒伪劣食品就是在损害我们消费的健康!



除了在原材料上大做文章外,还有很多商家在商标上动着自己的小聪明。当初的“六个核桃”就有好几个版本,什么“大个核桃”、“六好核桃”、“六仁核桃”等等。而小朋友喜欢吃的“奥利奥”,市面上也出现了“奥利给”、“粤利粤”等多个山寨版本。



甚至在外卖平台顾客点外卖时,商家附赠饮品也都是杂牌的,包装酷似某知名品牌,喝下去却一股工业香精味。

这些“三无”产品可不光是口感差,最重要的是还可能暗藏健康风险,比如重金属超标、添加剂违规、配料表造假,长期食用轻则免疫力下降,重则引发慢性疾病。



想必许多人觉得购买大品牌的产品就可以衣食无忧了,而这样的想法实在是太单纯了。

例如,某款方便面凭借雇佣残疾人和拒绝日资收购而备受好评,网友们也是纷纷下单购买用实际行动来支持。但“多半袋面”的文字游行却让消费者感到欺骗,本以为“多半袋”是扎扎实实多了一半的分量,却不料“多半”只是一个注册商标。



还有“千禾0”酱油,消费者本以为这款酱油是0添加,不料“千禾0”只是一个商标,并不意味着“零添加”。

手机就更不用说了,以前大家买个手机也就一两千元,配置性价比都还可以用个几年也不会坏。但随着某些手机品牌的崛起一边打着人人买的起的口号,一边推出的价格却让人可望而不可及。



假货肆虐的本质是诚信缺失的社会病,只有让守信者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才能还市场一片清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