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餐饮界掀起一阵波澜,西贝餐饮开启大降价模式,然而这一举措却并未赢得网友的广泛认可。贾国龙此番“认怂”降价,究竟为何难以打动消费者?
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纷纷分享西贝全国门店降价的消息,声称降幅高达20%-40%,力度空前。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有记者实地走访北京回龙观地区门店,发现降价力度似乎并未达到网友所传的那样夸张。
回想起当初罗永浩一行人点的13道菜,如今有7道价格出现了下调。其中,降幅最大的是胡麻油炒鸡蛋,从43元降至33元,下降比例达到了23.26%。而五种番茄酸汤莜面鱼鱼,也从29元降至23元,降幅为20.69%。其余五道菜的降幅也都在10%以上。
算下来,原本663元的“罗永浩套餐”,如今降了65元,降幅为9.8%。不知道当初吐槽西贝贵的罗永浩,对于这个价格是否满意呢?
其实,从整体降幅来看,这次降价并没有网友所传的20%~40%那么高,大多数菜品只是降了几块钱。当初罗永浩吐槽西贝价格昂贵,贾国龙还直喊冤枉,称这是最大的误解,西贝的利润率不到5%。如今主动降价,岂不是默认了价格过高的事实?这无疑让老顾客感到心寒。
西贝此次降价,实属无奈之举,是在自救。这次公关危机事件对西贝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门店客流量出现了大幅下降。记者探访西贝北京回龙观地区门店时发现,中午吃饭时间,店内差不多有一半的空位置,而旁边的一些餐饮门店却已经开始排队了。
对于西贝的降价行为,网友们并不买账。在“西贝降价”的热搜下面,有1075名用户点赞了“不会”再吃西贝的评论,而点赞“会”吃西贝的用户只有63人。这一鲜明的对比,无疑反映了消费者对西贝降价行为的不满。
如今餐饮行业竞争激烈,消费者选择性非常多。对于那些欺骗消费者、始终拒不承认的品牌,消费者只会用行动来教育它。在这次降价之前,西贝已经推出了100元堂食无门槛代金券来吸引顾客,但这招似乎只能吸引那些薅羊毛的人,无法真正留住客源。
不少网友还晒出了自己薅羊毛的成绩:“两个人刚好点了200块钱,最后实付0元。”还有四个人用四个微信扫码领取了4张100块代金券,消费了417元,实际支付仅17元。这样的“优惠”虽然吸引了部分顾客,但却难以赢得消费者的真心认可。
餐饮这个行业,一旦口碑丢了,就很难再起来了。西贝走到这一步,确实有点可惜,但也不值得可怜。只能怪有贾国龙这样一个自以为是的老板,没有及时洞察消费者的需求和心理。
贾国龙估计也很郁闷:“我都做出调整了,价格也降了,到底要我怎么做,才能原谅我?”说实话,西贝还是有机会拯救的。毕竟之前有那么多老顾客支持。通过创新菜品、设置合理价格、给到老顾客更多优惠、提升服务水平等措施,西贝还是能够维持下去的。
西贝可以说是成为了中国餐饮失败公关的最典型案例之一,值得整个行业吸取教训。而海底捞又是西贝的另一面,是处理公关危机最成功的餐饮企业之一。无论是后厨老鼠事件还是撒尿事件,海底捞都处理得非常得当,赢得了消费者的谅解和信任。
任何想教育消费者的企业、任何自以为是、高高在上的企业领导人,最终都会遭遇反噬。当初如果西贝不硬刚罗永浩的吐槽,而是给罗永浩免单,并且联合他一起做活动,那西贝的业绩或许只会大涨。